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旅游人文 正文

丁宅打造多彩“四季花果山”

2014-05-12 09:01  来源:上虞日报见习记者 成波 文 记者 刘丹 摄

  

  

  

  #!time!#桑果为媒

  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每年4月底至6月初,是有着“江南蚕桑之乡”美称的丁宅乡桑葚成熟的时节,随着“四季仙果之旅”品牌的打响、丁宅节会宣传活动的举办,越来越多的游客闻桑葚果香而来。眼下,正是桑葚口味最甜美的时候,迎来丰收季的丁宅千亩果桑园更是以醉人的田园风光和诱人的甜美滋味,笑迎八方来客。

  丁宅乡位于上虞南部山区,四面山峦起伏,齐岙水库、丁宅前溪犹如两颗明珠点缀其中。中部一马平川,是“上虞后花园”的门户。管溪、隐潭溪流经丁宅,经过千万年的流淌,冲刷出了万顷沃野,使丁宅盆地成为虞南富庶的粮仓。

  作为“江南蚕桑之乡”,丁宅乡栽桑养蚕的传统已拥有800多年的历史。自2001年种下第一批250亩果桑开始,至今已形成1000多亩的种植规模。日前,记者在丁宅乡下宅村的桑果园看到,清风拂过,连绵的绿色桑叶起舞,累累的紫红桑葚微颤,桑果园内不时传出一阵阵游客和果农清脆的笑声,一派勃然生机。而生机勃勃的不只是丰收的桑果园,还有全乡的水果种植产业。

  以桑果为媒,丁宅乡借我区推进“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建设契机,立足虞南后花园的先天优势,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多措并举打造“四季花果山”基地。目前,已形成以果桑、水蜜桃、草莓等水果为主打品种,带动冬枣、冬桃、西梅等水果新品种植的发展态势,全乡水果种植面积近5000亩,基本形成“四季花果山”的格局。

  以果桑为金名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建设完善“四季花果山”基地

  “很甜很甜,摘桑果真好玩!”“五一”小长假里,双胞胎姐妹张超、张越一家来到舜耕庄园桑果园采摘桑葚,妹妹张越拎着小篮子正边摘边吃边嚷嚷“好吃”,被桑果染成紫色的唇角绽放着快乐的笑容。一边的姐姐张超的小篮子里还只放了4颗桑果,都个头硕大,紫黑紫黑,看得出来是她精心挑选过。“我只吃了一个,好吃,这些我要留给爸爸妈妈吃。”张越羞涩地说。

  双胞胎姐妹告诉记者,和她们一起来采摘桑葚的有亲朋好友十几人,而在果园的另一面,一个酒店安排过来的30人团队也正在采摘中。舜耕庄园的负责人龚琳娜介绍,庄园完全不愁没游客来采摘,“五一”期间就有很多旅行社跟她联系,因桑果成熟的不多她都没接,只接酒店介绍的几个团,再加上散客已经让她忙得团团转,平日里来采摘的客流量也比较大,生意像桑果园里的成熟桑葚一样红火到发紫。

  下宅村的果农史雪芬这几天也是忙碌非常,天天起早采摘桑葚:“我很早就在摘桑果了,都是游客电话来预定的,今天早上我就摘了三四十篮,客户说有多少他买多少呢。”虽然早起辛苦,史雪芬满脸的喜悦还是遮不住。

  据丁宅乡四季仙果休闲协会会长丁吉炎介绍,早在宋嘉泰年间,丁宅地区已有人种桑养蚕,到上世纪80年代,种桑养蚕规模成为上虞之最。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蚕茧产销受国际市场的冲击,效益大幅度下降,在此之际,乡党委政府带领蚕农谋求新的发展出路,栽种果叶两用桑,从此,果桑成为了丁宅又一大特色。

  而自从桑果列入上虞“四季仙果”,丁宅乡更是大力加强“丁宅桑果”的品牌建设,努力提高“丁宅桑果”文化知名度,增强“丁宅桑果”的市场竞争力,如今,绝大多数桑果都以游客采摘和贩销大户上门采购的形式销售,让桑果成了果农们的“致富果”,“丁宅桑果”也已然成为聚人气、吸商气、赢财气的金名片。据统计,去年丁宅桑果文化节期间,丁宅乡实现桑果销售收入达1050万元,带动农家乐餐饮收入200万元。

  目前,丁宅桑果种植面积约有1000亩,主要分布在下宅、上宅、新任溪、华丰、庙湾等村,其他村也零星有所种植,其中有两大基地,分别是种植面积为390亩的下宅果桑基地(舜露果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面积70亩的上宅舜耕庄园。

  在发展桑果经济的同时,乡党委政府以发展“新山区经济”为抓手,积极实施富民强乡战略,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组建各类农业合作社20余家,形成了果桑、水蜜桃、草莓、葡萄、猕猴桃等水果主打品种,并积极引种冬枣、冬桃、西梅、车厘子、钙果、蓝莓等水果新品,使全乡水果种植面积发展到近5000亩,基本形成“四季花果山”格局。

  发展深加工,实现多渠道销售

   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

  “因为桑葚开花结果期光照温度适宜,今年我们桑葚品质格外好,而且防病虫害工作到位,桑果最怕的‘白果病’少,产量也比往年有所增长。”丁吉炎介绍,今年丁宅桑果亩产预计有1300公斤左右,全乡总产量能达到1200吨。不过,记者在基地看到,面对这么多桑葚的销售,果农们一点都不着急。

  “种果桑好哩,浑身都是宝,扔掉的东西没有的!”果农史金秀说,“前段时间刚有收购商来村里收过嫩桑叶尖,两块钱一斤,听说是出口到外国去做菜的,一天也有一两百块钱可以卖。现在大家一边卖桑果一边还用桑叶养春蚕,很多人连这一季蚕也不要养了,卖桑果的收入可比养蚕高多了。”

  采摘游带给农户的实惠显而易见,因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桑葚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保鲜期非常短暂,且不易贮运,一路颠簸运到城里,质量会大大受损,结果只能廉价售卖,扣除运输费和人工采摘费,果农实际没有多大效益,但史金秀告诉记者,如今,丁宅桑葚不断吸引各地游客前来采摘,同时又发展深加工,这使丁宅桑葚成了“皇帝的女儿”,不用担心嫁不出去。

  据丁吉炎介绍,游客大约买走了全乡三分之二的桑葚。农户们也总结出了一套很好的销售经验:节假日安排观光采摘活动,周一至周五,就把成熟的桑葚摘下来,卖给当地桑葚深加工企业,由企业来对桑葚进行深加工。

  在舜耕庄园果汁果酒有限公司,这几天工人们正忙着腾空冷库,作收购桑葚前的准备。负责人龚琳娜说,今年他们计划收购桑葚50万公斤,即使没有采摘游,他们也有能力消化丁宅的桑葚。往年,丁宅果农卖不掉的桑果他们都“包圆”,就是这样也远远达不到企业生产的需求,还需要前往临海、余姚等地的桑葚基地采购原料进行深加工。

  “我们先后开发了‘桑裕’牌桑葚干红酒、桑叶养身茶,‘梁祝世家’牌桑叶保健枕等系列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香港等多个城市和地区。”龚琳娜说,“出口这一项占总销售额的一半。我们一年果桑相关产品销售额在2800万左右。”

  搞好采摘游,跟上深加工,桑果销售就解决了出路,降低了风险。而其他品种水果的销售除了大力发展鲜果采摘游,深加工也是必然的趋势。销路问题之外,为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丁宅乡还大力发展大棚种植。一进入丁宅乡境内,成片白色塑料薄膜大棚就会映入眼帘。据介绍,单是标准化的钢结构大棚,丁宅乡就有200亩之多,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大棚种植在丁宅乡已不只是农产品实现反季节上市、让农户得到更大经济效益的一种模式,作为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设施农业,这也是实现丁宅乡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特色水果种植农业的必由之路。

  同时,丁宅乡积极引导种植、养殖户组建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对现有合作社加快规范整治,使合作社真正成为保护社员利益、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加强诚信管理、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的互助互惠组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鼓励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抢占市场份额。今年还组建了由农业领头人、农家乐经营户等参加的四季仙果休闲协会,谋划布局全乡旅游发展架构,整合全乡旅游资源,增强该乡旅游产业的活力。

  “以桑果为媒,丁宅水果种植渐成气候,欢迎大家来丁宅采摘甜美桑果,看看我们这座虞南后花园的‘四季花果山’。”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