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2日讯(通讯员 吴芙蓉)旅游作为人们假期休闲的主要形式,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酷暑时节,海岛文旅迎来缤纷盛夏的旺季,持续释放的税费政策红利也为海岛旅游业带来更多活力。
培育沃土,“海岛游”美出蝴蝶效应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炎炎夏日,游客们纷纷来到舟山海岛渔村,住渔家房,吃渔家饭,坐渔家船……碧海撒网捕鱼虾,重返自然觅野趣,与大海亲密接触,美美地过上一把渔民瘾。
在旅游浪潮的推动下,舟山群岛以先天之利把这海风浓郁的休闲旅游项目发扬光大。
坐落于五龙乡海岸边的湖心小庄,是一家星级渔家乐。早在渔家乐刚刚兴起的时候,业主吴伟菊捕捉到了其中的商机,“在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与税收好政策相结合的情况下,渔家乐更是发展迅速,大环境催生大想法,我们便抓住了这个机会。”兴建海景房,购置游艇,吴伟菊当起了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近几年,文旅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压力。为更好地保障“海岛游”,当地税务部门对辖区内的休闲旅游业进行了系统排摸,发挥海岛流动服务站力量,通过“分级分类”“一类一策”定向帮扶,精准推送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还开辟了“绿色通道”,为休闲旅游业渡过难关保驾护航。
“7月是文旅业传统旺季,税务部门的关怀让我们备感温暖。税务干部告诉我们,企业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六税两费等税收优惠,我们计划将节省下来的资金将用于设备采购、创新项目等方面,打造更具品质化、多元化的出游体验。”看着纷至沓来的游客,吴伟菊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税惠叠加,“渔民宿”显现品牌张力
旅游一业兴,市场百业旺。除了渔家乐,旺起来的还有民宿产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嵊泗成为全国唯一“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海岛旅游开始兴起。勤劳聪明的海岛村民利用自家住房,开始提供食宿服务,渔家民宿的雏形也发轫于此。
“家外家”客栈位于菜园镇基湖村,是嵊泗最早发展起来的民宿之一。民宿业主郭一萍表示:“依靠大海,大家集聚在一起,充分利用集聚效应发展区域旅游民宿村。但从现状看,我们的民宿区域文化特色个性服务弱,缺了点创意。”据悉,近两年减税降费大规模实施,平均每年能省下近2万元税款,让郭一萍有底气坚持初衷做“小而美的事情”,变“创意”为“创新”。“将民宿未来规划变为现实,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我们之所以能深挖文化内涵,特色创新,是因为有坚实的‘税后盾’。”
同质化严重,民宿如何形成自我特色,创新成破题关键。北临嵊泗列岛,位于东海之滨的岱山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岛上地貌和渔家建筑特色,发展特色渔家风情民宿。“特别感谢税务部门,不仅向我们宣传新的税费政策,辅导我们如何办税缴费,还为我们提供了‘一对一’的帮扶,帮助我们少走弯路。”观而民宿经营主郑佩佩表示。
服务领航,“海文化”凝萃图强力量
旅游是载体,而文化是灵魂。舟山借力海岛历史特色,推进挖掘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
“我认为文旅要点主要是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生命生态的统一,每一个文旅小镇都需要有一个鲜明的传统文化IP,我们的项目就是以挖掘海岛文化为目标。”日前,安澜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收到了600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公司负责人戴建华连连称赞。据了解,自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税务部门的帮助如影随形,并随着政策变化不断更新。“解答及时,服务贴心,这笔资金刚好用于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开发海岛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加快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税务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通过网络远程协助,重点解答文化产业相关税收优惠问题及业务办理难题,积极为辖区内文旅企业出谋划策,助力培育多元文旅业态。特色街,博物馆、文化礼堂,网红邮局、特色创意产业,渔俗文化节、历史文化节等文化特色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衍生于海的文化逐渐成了舟山的“金招牌”,实现了以文促旅。
在洋山镇雄洋社区云鹭苑西侧,遥遥可见一座集装箱风格的文化礼堂,这是洋山融合港口文化、延续本土特色,建设的由6个集装箱拼装而成的文化礼堂,独特的造型吸引着让来往的船只,过往的游客。洋山镇雄洋社区两委委员邵莹莹说:“从年初的‘没有房子建礼堂’,到‘集装箱就是房子’,因海岛地域条件限制,建设中出现了不少难题,税务部门一直跟进辅导,出谋划策,宣传税费优惠政策,提供涉税服务。”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富集的旅游资源,为海岛增添了无限魅力,也为海岛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无穷动力。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加大对文化旅游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为文旅行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