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19日讯(通讯员 周文怡 赵海燕)近日,在头蓬社区文化家园内,一堂别开生面的“蒸笼”非遗文化课又将人们带回到了那热气升腾的“蒸笼岁月”。
“这是竹刀,刀锋上厚下薄,最薄处削竹最好;这是手钻,是用竹枝和绳子组成的,用的时候十字形摆放,拉动长竹让绳子带动短竹转动,短竹的钉便能钻孔;竹夹呢是用来定位的,而木枕是用来制作的工作台的。”活动邀请了社区内的“蒸笼好手”们向义蓬二小的孩子们仔细介绍制作蒸笼所需的工具,教授孩子们手工制作竹蒸笼的方法。
圈笼体,上笼牙、箍条、笼把,再经过下垫子、装撑子、排篦子、盘笼顶、装笼顶,一个简易的竹蒸笼就完成了。
活动还特邀了非遗传承人傅桂年现场示范了“蒸笼塔”。傅桂年是“蒸笼”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年轻时跟随父辈来到头蓬老街,从爷爷那一代开始,傅家三代人都以制作竹蒸笼维持生计。
除了手作蒸笼,现场还特别设置了“蒸笼包子铺”和“笼笼创意馆”,孩子们“现学现卖”,模仿着制作包子上笼屉蒸、用蒸笼进行插花。
聆听着蒸笼的历史和蒸笼工匠们的故事,无论是现场的还孩子还是家长,都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以及“蒸笼工匠”们对蒸笼制作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现在做竹蒸笼的手工艺人很少了,让孩子来体验下蒸笼手工制作,感受下老底子的文化魅力,也希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蒸笼非遗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蒸笼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如今,这门手艺已经成为一项传统技艺,被收编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民间,讲好非遗文化故事,让文化传承于每一代人,让文化自信的风采照亮建党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