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车共驾、人机协同手术、农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绝对是眼下最热门的流行语之一。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第三天,由浙江大学主办的“人工智能+”产业论坛,邀请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专家、权威学者、行业领导企业以及浙大系校友企业,围绕当前人工智能的前沿科学、技术走势、行业热点、产业经济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无人机摄像机+VR眼镜=盲人眼镜?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发表了《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的主题演讲。
“数字经济很重要,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抓手。”潘云鹤院士说,数字经济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产业的数字化,各种各样的传统企业做数字化的改造。从近两年的统计数据看,数字的产业化占16%,产业的数字化占84%。但是潘云鹤院士认为,数字的产业化是基础,软件和平台好不好,直接影响产业的数字化。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我国AI发展因地制宜。其中京津冀以基础理论、前沿共性技术为主,长三角区域在创新产业和服务上占优势,东三省则聚焦机器人和终端等智能制造,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智能运载工具、智慧水利等。
潘云鹤院士说,目前,人工智能正在走向2.0的新时代。新一代AI发展的方向有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将应用于智能城市、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
他列举了几个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
比如,在大渡河水电厂安装了10个水电站,用人工智能提前3个月对设备进行诊断,对环境进行监测,构建大数据水情预报新模式,周精度达到95%。2017年6月,大渡河上游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洪峰流量达4990立方米/秒,通过提前精准预报,提前腾库3.58亿立方米。
再如,把无人机中间摄像机和VR眼镜结合起来,能够把头转动的信息送到无人机上面,使无人机的摄像头跟着头转动,这样人就可以看到立体的情况。杭州把这样的摄像头和盲人的眼镜结合在一起,盲人戴上这样的眼镜,可以被告知前面有没有障碍,有没有坡度,有没有台阶,障碍在什么方向,台阶是向下还是向上的等。这样,盲人的出行就不需要导盲犬,也可以顺利地出行。
农业机器人既能帮你下地干活
还能手把手教你如何种好作物
人工智能促进乡村振兴,也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昨天的论坛上,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院士,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农业的应用展望。
根据国际基金机构提供的研究报告,目前人工智能在农业的应用是800亿美元左右。2017-2021期间,人工智能在农业中应用的年复合增长率是22.68%。应用最活跃的是农业机器人,他们预计到2020年是111亿美元。主要包括农用无人机、无人拖拉机、智能收获机等。
“农业认知计算技术,是与绿色革命一样强大的颠覆力量。”赵春江院士说。
他举了几个例子。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将大量有关天气、土壤等数据转化为知识,提供智能决策。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可将监测图像分析、物联网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联合,优化农场生产管理决策,节省时间,减少潜在人为错误。通过智能控制远程操作和无人操作,可以减少对劳力依赖,提高农民专业化生产能力。另外,农民聊天机器人还可以以个性化的方式与农民交流,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我国农业机器人在自动驾驶农机、植保无人机、挤奶机器人等方面已经形成较好的产业化局面。”赵春江院士介绍,比如农机导航,通过控制算法,生成农田最优作业路径,有效降低田间作业重叠遗漏率。
他认为,根据现代农业特点,农业机器人不仅要帮农民下地干活,还要帮他们不断更新农业知识。
“我们要把已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特点融合起来进行创新,这是我们的任务。”赵春江院士说,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农业作为一个板块,提出了三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解决人工智能智能化的装备,二是解决数据的问题,三是解决集成应用的问题。
“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到集成应用,这种全案服务很有市场。现在很多大公司提供解决方案,以服务的形式,把产品和技术融进去,也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模式。”赵春江院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