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e农行动 正文

昔日桑蚕村,半数蚕农已改行

2015-04-17 08:19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厉宝仙/文 梁津铭/制图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几乎每一个江浙地带的孩子,都是伴随着这样的描述长大的。又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那桑树枝头一抹不经意的绿色,象征的是桑蚕业又进入一年中最繁忙的那几个月了。

  可是有这样一组数据,让人看了有些意外——

  来自省农业厅数据显示:我省桑蚕产业顶峰出现在1992年,当年蚕茧产量是14.2万吨;2014年,这个数量已经萎缩到5万吨。从2008年到2014年,浙江桑蚕业已经连续7年滑坡。去年,全省共发放90.6万张蚕种,今年的发放量还会有15%的下降。

  眼下,正是蚕农养蚕的季节。然而浙江桑蚕业即将迎来的不是春天,而是连续8年的滑坡。

  作为丝织物生产的上游产业,浙江桑蚕业的滑坡是否也让丝绸产业进入冰谷?曾让浙江人引以为豪的桑蚕业又为何会坐了滑梯?

  丝绸城里的商户

  都在担心桑蚕村

  贯穿杭州体育场路和凤起路的丝绸街,几乎算得上是杭州丝绸集散地的代表。本地人喜欢来这里淘便宜货、远道而来的中外游客也会买点真丝做纪念。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也去逛了逛,发现各家店内的客人并不多。很多店铺门口最显眼的位置,都摆着打折信息:“方巾10元/条”、“加厚披肩35元/件”……

  记者在一家真丝裤衩的门口停下了,还没开口,店里的胖老板就打开了话匣子:“100%真丝短裤,30元一条随便挑,网上还没我这里便宜呢。”

  胖老板是台州椒江人,他说,这丝绸城里1/3的商户都是台州人开的,一般都是前店后厂的模式。但说起这几年的面料,这个有些耿直的台州人直接皱起了眉头:“种桑养蚕的人越来越少了,面料价格又涨了,这两年,生意特别不好做。这街上的商户,生意基本靠批发,大概占到全年八成。卖一件睡衣的利润不过十几块。现在,金发碧眼的来得少,非洲和西亚国家游客也喜欢挑便宜货。”

  胖老板的直观感觉,在我省首席桑蚕专家、浙江省农业厅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胡海平这里找到了原因。他这样描述浙江桑蚕业的窘迫:“国家‘东桑西移’的产业梯度转移基本到位,浙江蚕茧产量增加的潜力与空间不大,蚕茧粗加工也出现了向西部转移的明显态势。”

  APEC会议上各国首脑穿的唐装

  是用四川茧子缫丝织出的浙江面料

  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各国首脑身着唐装合影的场景,很多人应该还有印象。通过电视屏幕,看到此情此景时,浙江达利丝绸的董事长林平百感交集。

  领导人穿的唐装,是用达利丝绸厂织的真丝面料做的。2013年12月,林平接到国家发出的邀请,为来APEC会议领导人织出一匹好面料。当时,全国有400多家丝绸企业收到了邀请函,达利丝绸最后脱颖而出,接到了这宝贵的订单。

  “我接到订单是在2014年9月份,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5000多米真丝面料的织造,品质要求是最高等级的6A级,时间非常紧迫。”林平说。

  可尴尬的是,要织出6A级的好绸,必须要用6A级的好茧,可是杭嘉湖一带的蚕茧基本是3A、4A级的,浙江本土几乎难觅6A级丝的踪迹。最后,林平找到四川的桑蚕合作社,终于买到了6A的四川茧子来缫丝。

  浙江桑蚕有4700多年历史,为何养不出6A级的茧子?这个沉重的问号背后,是浙江蚕桑业的困局——桑园面积、养殖量和蚕茧产量均连年下降,本就存在1/3原料缺口的浙江丝绸业,原料缺口仍在持续扩大。

  “解放后,我省桑蚕产业顶峰出现在1992年,当年蚕茧产量是14.2万吨;2014年,这个数量已经萎缩到5万吨。从2008年到2014年,浙江桑蚕业已经连续7年滑坡。”胡海平说,今年浙江蚕茧产量还要下降15%。

  养蚕的人家越来越少

  原来的桑蚕村成了电商村

  今年32岁的小曾,是嘉兴桐乡的淘宝卖家,在网上销售蚕丝被的他,儿时曾经随父母养过蚕。但现在做蚕丝被的原料蚕茧,他都是从广西、贵州等地买来的,“曾经的桑蚕村,现在已经变成了蚕丝被的电商村。”

  在小曾的回忆里,自己读小学时,村里几乎家家养蚕,那时的家乡,田野里到处是连片的桑树林。每年的4月到10月,家里一年可以养七八期蚕,每期蚕大概养1个月时间。

  为什么现在不养了?茧价,是很重要的因素。

  “小时候,蚕结茧后,茧子要卖给村里的缫丝厂。鲜茧一担100斤,大概能卖1000元。养一期蚕,家里能赚万把块钱,效益还不错。”小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浙江蚕茧收购价最低时,才1200元/担,其实这些年,平均收购价也就1500-1600元/担。“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人工、物料、资源的成本不停增长,只有蚕茧收购价不涨。”

  胡海平告诉记者,如今在浙江农村养蚕的,基本是家中无事可做的老年人。因为养蚕基本无钱可挣,而且遇上自然灾害,很可能还要赔钱。

  蝴蝶的翅膀,不用穿过太平洋,就能掀起波浪——来自省农业厅数据显示:2013年与1995年相比,全省蚕农户数下降63%,规模减少17.6%。

  桑蚕大县淳安

  半数蚕农已改行

  “去县城土菜馆打工端盘子,每月还有两三千元收入,年底老板还能发个红包。这比我在家养蚕要轻松多了,关键是挣得多。”

  淳安方大姐今年55岁,3年前,她还在乡下老家养蚕。不过,这两年,村里很多养蚕的人家都和她一样改了行——养蚕一年也就挣3~4万元,而且很辛苦,不如打工来得强。

  桐乡、海宁、南浔、淳安是我省桑蚕四大产区,占全省产茧量的一半以上。

  “以淳安县为例,2008年是该县桑蚕业发展的顶峰,当年全县有桑园面积11万亩,饲养蚕种21万张,鲜茧的年产量是8788吨。可是,从2009年起,淳安的养蚕户从原来的24000多户,减少到约14600户,桑园面积骤减到7.73万亩,每年的饲养蚕种仅有10万张,年产鲜茧仅剩4200吨。”

  一口气报出这串数字的,是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董事长姜西方。“我们统计过,现在淳安养蚕的90.8%是初中以下文化,50岁以上的人占到66.9%。以前,我身边上了年纪的亲戚朋友都养蚕,现在也纷纷外出打工了。”

  姜西方说,养蚕有风险,因为蚕非常脆弱和敏感,“桑园必须连片种植,农村现在插花地越来越多,连片的桑园越来越少。”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金菁菁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