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5月14日上午,记者在沈荡镇新丰村齐家6组看到,生猪养殖户朱林军已转型为种植户,他家饲养生猪的违法建筑全部拆除并复耕,准备种上经济作物增加收入。前些年,朱林军看到搞生猪养殖收入不错,便在自家田地里搭起了猪舍,进行生猪养殖,在海盐县“三改一拆”和生猪养殖集中整治行动中,经过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宣传动员,朱林军一家逐渐理解和接受了政策,一致表示支持政府工作,并主动将违法建筑拆除。
“这几年养殖生猪确实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污染,我家的猪舍也属于违法搭建,早一点拆除就可以少一点污染,而且政府还给予了每平方米150元的补偿,我感到非常满意。”朱林军说,“如今生猪养殖风险比较大,获得利润的空间也比较有限了,我想种植经济作物同样可以创业致富。”
随后,记者来到沈荡镇白洋村,村民顾建祥正在自家稻田里查看泥鳅的生长情况。顾建祥曾是该村的生猪养殖大户,从事生猪养殖有10年之久,海盐县“三改一拆”和生猪养殖集中整治行动启动后,他积极响应号召,很快拆除了1100多平方米的猪舍。几经权衡后,他决定转产养殖泥鳅,并在复垦的土地上种上了毛豆、玉米等作物。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转产过程中,海盐县给予顾建祥一系列扶持,不但发放了退养转产补助资金,还根据他的转产项目,选派养殖经验丰富的专家手把手指导。“两个月前,我买了泥鳅苗先在自家池塘里实验养殖,由于养殖密度过高,养殖存活率较低。后来经农经专家实地指导,我改为在稻田里养泥鳅,走生态循环模式,目前泥鳅生长良好。”顾建祥说。
随着海盐县“三改一拆”和生猪养殖集中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项目、技术和资金成为退养转产农户面临的难题,为此,海盐县每半个月开展一次退养转产情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养殖场(户)的区域分布以及农户的特长、转产意向等情况,主动对接并为养殖户“量身定制”转产方案。
技能培训送到家门口,技术指导送到田间地头……根据养殖户的需求,海盐县通过建立一项领导联系制度、组建一支专家服务队伍、树立一批转产转业典型、开展一轮转产转业培训等“四个一”服务制度,做到熟农情、务农事、体民情、稳民心,全方位帮扶养殖户顺利实现转产过渡。
考虑到生猪养殖户退养后的实际困难,在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海盐县还出台了相关转产扶持优惠政策,养殖场(户)转产发展种植业的,可获得优先立项并安排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的优惠;养殖场(户)转产发展设施农业并达到设施标准的,可获得设施农业补助;转产发展二、三产业的养殖场(户),新办生产经营项目符合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可享受现有支持二、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全额免收办理证照过程中的各种政府性收费。
目前,海盐已经确定重点服务对象132户,树立典型示范43户,举办转产培训班23期,培训人员达2200多人次,农业专家累计服务农户453户次,全年共审核拨付补助资金10批,共1.3亿元,帮助898户养殖户实现转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