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1日讯(通讯员 唐家凯 谢航凯)当“高冷”的非遗遇上新潮的网络直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3月11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汾口草龙”线上教学活动在网络直播平台上火热上演,并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消沉。这种通过“非遗+直播”的新媒体形式,为“汾口草龙”的传承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令人眼前一亮。
在直播现场,身穿传统舞龙服饰的是汾口草龙第八代传人余积新,他正在编扎草龙头,这是整条草龙最关键的部分。而在他一旁介绍的则是赤川口村文化员余彩娟,她不停地和网友互动,介绍着编扎草龙的详细过程。
非遗网络直播通过现场解说、互动将固有认知中‘高冷’的非遗,转变为年轻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把文化资源活化,让网友身临其境。”余彩娟介绍。
“去年,汾口草龙通过媒体宣传、品牌打造,6条草龙成功对外出售获利6.6万元,大大促进了村集体增收。”余积新笑着说,今年,我们也想借助直播的平台推广汾口草龙,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感受草龙文化,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汾口镇注重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推广,通过数字化传承、搭建非遗传承多元主体的合作平台、创新非遗与媒体的互动模式打开了汾口非遗保护的新局面,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与新的路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