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临安民宿转型做“微商” 用家乡味道留住“远方的人”

2020-03-08 08:41:07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连晓佳 通讯员 童悦

  浙江在线3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连晓佳 通讯员 童悦)“这是清明粿,外面的皮是用米粉和野生的艾草做成的,馅料有春笋、猪肉、豆腐、雪菜……”3月7日,杭州临安区河桥镇行宫燕楼民宿的老板娘陈雨英向记者介绍着清明粿的制作流程。

1.png

  陈阿姨用雪菜、雷笋、猪肉做成了可口的清明粿

  陈阿姨已经70多岁了,前几年原本在杭经商的她选择回到家乡开民宿。最近受疫情影响,民宿已经停业一个多月。为了度过眼下的难关,70多岁的她开始做起“微商”,通过微信销售自己做的清明粿、包子、玉米饼等特色小吃。同时,她帮着村民卖起了滞销的雷笋、土鸡蛋等农产品。

2.png

  清明粿出锅了!

  “我卖这些产品的目的是保障民宿停业期间的经济来源,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想用亲手做的家乡味道留住在远方的客人,让他们还记得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民宿,疫情过后再来这里赏一赏古镇的美景、品一品农家的美味。”陈阿姨这样说。

3.png

  陈阿姨期待客人能够疫情过后再来这里赏一赏古镇的美景

  据河桥镇旅游民宿有关负责人介绍,虽然河桥镇的民宿基本都已通过复工审核,但是为了将疫情防控风险降到最低,大部分民宿主们都主动选择了延期开业。初忆小院、僻地寒楼等一大批民宿也和行宫燕楼一样,暂时转型做起“微商”,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了与客户的联系、为自己解决了一部分经济难题,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客户群体为其他村民的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获得疫情防控和经济创收的“双赢”。


编辑:石潇俊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