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黄岩:永宁江畔,安居梦起:一座未来社区的温暖叙事

2025-11-28 14:31:00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1月28日讯 安居是民生之本,安置房建设更是保障百姓 “住有所居” 的关键民生工程。

  作为浙江省第二批36个未来社区试点之一,黄岩东浦社区A-01地块新建商业住宅及配套设施项目自2022年3月21日正式开工以来,围绕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坐标以及九大场景创新要求,以“和合邻里家园、永宁城市之芯”为目标,探索可持续未来社区建设模式,为台州黄岩市民建设一个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美好家园。

  历经三年建设,这座总建筑面积约20.13万平方米的未来社区完成了从老旧小区全拆重建到未来社区的蝶变,于2025年11月顺利竣工。它既承载着百姓安居的梦想,也见证着黄岩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书写奋进“永宁江时代”的新篇章,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民生温度。

  城与人和:让安居与幸福共鸣

  站上社区制高点,永宁江波光潋滟,滨水郊野慢跑绿道与台州青年科创湾尽收眼底。

  昔日的东浦,是一片由老旧小区与低矮民居组成的密集街区。狭窄的道路、陈旧的管网、缺乏公共配套……成为居民生活中的“痛点”。如今,这里高楼林立、绿意交融:14栋安置住宅与一所三层幼儿园循水而立,口袋公园、慢行绿道、橘彩共享书房、共享花房等空间彼此串联,重塑“生活、生产、生态”复合空间。

  项目规划以“岛式”主题化开发为特色,这既是顺应地理位置的回应,也是对滨水空间价值的再创造。东浦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项目团队将自然水系与社区空间有机融合,规划出九个功能各异、彼此衔接的主题岛:有亲水景观带串联的休闲岛,也有承载教育、健康、邻里的多功能岛。不同岛区之间通过慢行系统相连,居民步行十分钟,就能完成一整天的生活动线。

  在空间重构之外,东浦社区还在文化上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根脉。项目以“和合文化”为特色主线,将台州地方文化的“尚和合、求大同”理念融入社区建设之中,以突出互助合作、睦邻友好的地域文化气质、促进邻里新文化的形成,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这是黄岩区第一个全拆重建类未来社区。我们希望这个社区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一种全龄友好、充满活力、多元素融合的生活空间。”项目经理侯威介绍。在这里,教育、医疗、文化、运动等各类共享空间被纳入统一规划,多种文化设施彼此呼应,沿江的生态绿环与内部花园交织成景,让“推窗见水、开门

  见绿、处处庭院”的景象不再只是构想。

  绿脉入城:让建筑与低碳共生

  与永宁江相映成趣的,不只是建筑的天际线,更有一抹融入社区肌理的绿色底色。从规划之初,项目团队便确立了一张“含绿量极高”的底稿:居住装配率不低于50%,公建不低于60%,全区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幼儿园三星级。

  从建材选择到能耗管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始终。采用高性能门窗、高热工性能围护结构、高效节能光源与灯具等多项超低能耗技术,实现建筑节能与舒适性的平衡;住宅外窗选用隔热铝合金材料,公建及幼儿园外窗传热系数低,有效提升整体节能效率。

  建筑立面以米白与深灰交织的经典配色,形成简洁而耐看的视觉秩序。住宅外墙采用铝板干挂工艺,不仅减轻结构负荷,还具备防水、防污、耐候的特性,兼具功能与美感。其中共享书房和幼儿园通过采取高性能围护结构、高性能门窗、高效冷热源空调、新风热回收、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手段,降低项目运行能耗,分别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标准和超低能耗标准。

  绿色不仅在表面,更深入施工与运营的每一个细节。项目同步构建立体绿化体系——屋顶花园、垂直绿化与地面草坪交错分布,形成“空中有绿、地上有景”的生态界面;全面落实海绵城市标准,通过透水铺装、下凹绿地、植草沟与生物滞留设施共同作用,实现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纳,非常规水回用于绿化灌溉与道路冲洗。

  这样的绿色理念,也延伸到未来生活的日常:社区采用低噪设备、无毒环保建材和节能照明系统;定期维护绿化植被与海绵设施,同时结合邻里贡献积分机制,促进生活拉圾源头减量,实现社区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降低社区能源成本和环境影响,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数智赋能:让生活更有温度

  如果说绿色低碳绘就了东浦社区的底色,那么数字化则塑造了它的灵魂。

  自施工阶段起,便引入BIM技术与数字孪生系统,实现设计、施工、运维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让建造过程可视、可控、可追溯。在此基础上,团队确立了“集约管理、精准服务、精益运营”的智慧社区建设原则,着力打造一个可持续迭代的数字孪生社区。

  项目依托CIM数字孪生底座,搭建起“1+3+N”生长型框架体系:“1”套数字化核心平台,整合物联感知中台和数字孪生中台两个底座,为智慧应用提供信息资源、载体等核心能力支撑;“3”端场景应用软件,涵盖社区治理、居民服务与运营管理;“N”种终端设备对接,围绕数字社区的建设、服务、智理和运营,构建智慧化传感体系,支撑未来邻里、未来教育、未来健康等九大社区未来智慧场景应用落地与示范。

  随着项目竣工,所有数据将沉淀至智慧平台,成为社区的“数字基因”。届时,这一平台的作用不仅能支持社区运营,也将服务居民生活:通过“未来社区运营的数字孪生一张图”,实现社区的居民、房、设施、能源、水电等要素的全要素数字化映射。居民可通过移动端一键实现会客厅预约、共享农场认领、活动报名等功能,获取教育、健康、邻里等智慧场景服务;物业端可实时监测能耗、设备运行与安全隐患,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腿、居民少操心”,并推动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

  数字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同时,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同样实现数字化创新。施工期间,塔机安全监控、扬尘在线、二维码巡检、虹膜考勤、危险源闭环治理,实现数字化运行;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三个100%”,同步执行巡查巡检与盲时值班,推行“管理+作业+防护措施”三位一体标准化管理,开展多次应急演练,建立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消除安全盲区。三年建设周期,项目实现工程“零事故”,获得2024年ISA国际安全奖,承办了黄岩区质量安全现场观摩会,成为黄岩区安全文明施工的标杆。

  从建造的智能到生活的智慧,这座由三局建设者倾力打造的未来社区,将绿色理念、人本关怀与科技创新融为一体,让城市更新成为黄岩人幸福的日常,也让“未来”的模样,于江畔具象成真。

责任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