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首部隐蔽战线主题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央视热播,吴石等革命烈士的事迹感动了无数观众。而在三港乡的深山中,一座乡村烈士祠早已将这位英雄的故事默默守护了十四年。
从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藏在三港乡石浦村的这座辛亥革命詹蒙烈士祠。负责人詹宣武站在展板前,正为来访者讲述着吴石、詹蒙等辛亥革命学生军的故事。


“近段时间我看了《沉默的荣耀》,今天走进这里,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热血青年的革命精神。”市民舒晓凯在参观后感慨道。
詹蒙是武义籍的辛亥革命烈士。1911年,年仅19岁的他率领学生军参加武昌起义,左耳中弹仍坚持指挥,最终壮烈牺牲。而吴石,这位因电视剧而被大众熟知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其实与詹蒙有着相同的起点——都是辛亥革命学生军的杰出代表。
“经常有人打电话来询问吴石将军的事迹。”詹宣武说这话时,语气中带着欣慰,“其实早在14年前更新展板时,我们就将吴石选为福建学生军的代表人物进行展示。”
十四年来,这里不仅守护着近200件实物史料,更守护着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詹宣武认为,无论是战死沙场的詹蒙,还是后来投身隐蔽战线的吴石,他们“天下为公”的理想值得被永远传承。

为了让革命精神更好地触达当代人,他们创新推出“共和饼”制作体验,通过这种特殊的纪念仪式,让参观者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先辈的奉献精神。“只要有人需要,我们都会免费提供共和饼。”詹宣武表示,“这是对詹蒙为共和民主献身精神的一种传承。”

更难得的是,这座深山里的烈士祠选择了主动“走出去”。从武义到金华,从绍兴到杭州,他们的展览走进了大中院校,将学生军“天下为公”的精神带给年轻一代。
《沉默的荣耀》的热播,让这里迎来了更多关注。“我们平时一年接待量多的时候有三四千人。”詹宣武说,“电视剧播出后,知道我们这里有吴石将军展陈的人多了,从丽水等周边县市自驾过来的游客明显增加。”


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扎实的研究基础。浙江文化走出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鲍仕才介绍,他们的团队从事辛亥革命学生军研究已超过十四年。“我们建立了研究网络,与福建、湖北、南京等地的机构合作,目前研究的学生军人物已达1000多人。”鲍仕才说,“近两年仅在杭州就举办了50多场进校园活动,就是要让大家知道那个时代的革命精神——信仰无限,山河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