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遇上“人生锦囊”,这场亲子活动为初冬添暖意

2025-11-18 16:38:22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张一昀 姚雨秾 金秋玥

  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通讯员 张一昀 姚雨秾 金秋玥)为迎接世界儿童日,西湖区妇联联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灵隐街道,于日前在“阅见西湖”空间开展11·20西湖“世界儿童日”暨亲子家庭垃圾分类宣传主题活动。活动以 “垃圾分类”“未成年人保护” 与 “阅读分享” 为三大核心板块,让知识与情感在亲子互动中悄然流动,为西湖的初冬添上一抹暖意。

  在“美丽西湖·斑斓童行”互动区,未成年人保护科普展板与亲子拍照“时光机”吸引了不少家庭驻足。孩子们牵着父母的手,一同沉浸式了解《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六大保护领域法规与维权知识,从“家庭保护”到“司法保护”,法规知识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化为了可触可感的生活场景。另一侧,垃圾分类小游戏让环保理念“活”了起来——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会分辨垃圾种类,也让“低碳生活”的种子悄然扎根心田。

  活动的重头戏,是一场名为“给孩子的四十六个人生锦囊”的阅读分享会。语文名师郭初阳、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颜炼军、中英文双栖名师王小庆借《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一文,与百余位亲子家庭展开了一场关于成长与教育的温暖对话。

  郭初阳以“友谊”为引,从《礼记》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到莎士比亚诗行中炽热的情感,层层剥开友谊如何成为支撑生命的光;颜炼军则带孩子们凝视“生死”的深邃,借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笔下《发现一只死狐狸》的诗句,引导他们思考生命与永恒之间的微妙联结。

  为何是46个锦囊?郭初阳透露,灵感源自民国教材与《易经》的智慧——有限的关键词,却能打开无限的人文世界。颜炼军则将其比作“人格成长的坐标”,每一个词都是照亮前路的精神路标。在对谈中,嘉宾们不约而同地强调:“经典文学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沃土。当孩子读诗、读故事,他们学会的不仅是语言,更是如何理解爱、勇气与独立。”

  活动在琅琅书声中迎来高潮。孩子与家长相继上台,用声音唤醒文字的生命——从黑塞笔下的《雾中》到《世说新语》;从尼莫拉牧师振聋发聩的警句,到中国古典诗文的悠远意境。不同的声音交织成共鸣的河流,让“启蒙”二字不再抽象,而是化作此刻的感动与思考。

  这不仅是一场阅读分享,更是一次关于“如何成为完整的人”的公共探讨。正如一位家长感叹:“原来真正能滋养孩子的,不是填鸭式的知识,而是对世界的好奇、对生命的尊重,以及持久的人文关怀。”

  据悉,西湖区妇联将持续推进“阅读第一区”建设,通过更多陪伴式、启发式的亲子活动,让阅读融入生活,让教育回归本质,为儿童友好型社会的实践注入更多温暖力量。

责任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