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1日讯(通讯员 夏叶)“横路6号农田板块监控发现有焚烧!”下午时分,安吉县天荒坪镇综合指挥中心内,系统自动触发的火情警报骤然响起。工作人员紧盯屏幕,通过新投用的农业板块监控迅速锁定秸秆焚烧点位,立即向就近巡查队员下达处置指令。从智能预警到现场办结,全程耗时不足30分钟,这样的高效处置在如今的天荒坪镇已成常态。
近日,安吉县天荒坪镇的农田间、山林里,一个个高空监控探头实时转动,一座座无人机巢随时待命,一队队地面巡查人员常态化巡逻,一套“高空+低空+地面”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正高效运转,以科技之力为绿水青山筑牢“安全屏障”,让基层治理焕发智慧活力。
“这背后是68套新增农田监测设备的硬核支撑。”安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天荒坪中队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设备实现了重点农耕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搭载的热成像技术能自动感应烟火,对露天焚烧、森林火灾等生态风险展开不间断、全方位精准监测,让大气污染隐患无处遁形。这些架设在田间地头的“固定哨”,如同永不疲倦的“哨兵”,时刻守护着农耕区域的生态安全。
除了地面的“固定哨”,天荒坪镇建成的三处无人机巢,更让生态防控添了机动灵活的“巡逻兵”。按照预设航线、巡查范围和时长,无人机可一键起飞、自主完成巡查任务,灵活穿梭于山林农田之间,弥补了地面巡查和固定监控的视野盲区,将防控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大幅提升了乡村治理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如今,“人防”与“技防”的深度融合,正织密天荒坪镇生态守护的“天罗地网”。“高空监控+低空无人机+地面巡查”的立体防护架构,搭配“线上智能预警+线下快速处置”的闭环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被动应对”的治理格局,实现了生态风险“主动发现、精准定位、快速处置”的治理升级,让科技为基层治理插上更有力的“智慧翅膀”,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让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更加鲜亮,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