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6日讯(通讯员 王融)“老板,咱们店里的垃圾分类没做到位啊。”安吉县综合执法局递铺中队的执法人员蹲下身,指着桶里杂乱的垃圾耐心解释,“您看,鸡蛋壳虽是厨余,但和纸巾混在一起,不仅影响易腐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还会增加终端处置难度;饮料瓶沾了油污,回收价值也大打折扣。”见店主范女士面露难色,执法人员补充道:“您这店刚开业,可能对分类要求还不熟,我们帮您一起理理。”原来,范女士因忙于筹备开业,确实忽略了分类细节,当即表态:“马上整改!”考虑到该店属于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执法人员在发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后,现场指导范女士如何设置分类垃圾桶,如何正确分类。次日复查时,该店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这样的场景,正是递铺中队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递铺中队以“执法+服务”双轮驱动,打出了一套“刚柔并济”的组合拳——对首次轻微违法者以教育指导为主,通过“首次警告、限期整改、逾期处罚”的阶梯式执法,既守住法律底线,又为商户留足整改空间;日常巡查时,执法人员如遇到不理解的商户,便蹲下来讲标准、举例子;定期组织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商铺活动,通过互动游戏、有奖问答等趣味方式,让分类知识深入人心。
为确保分类成效不打折扣,中队还构建了全链条闭环执法体系。在源头端,执法人员每周对沿街商铺、物业小区开展巡查;在运输端,通过定点值守和动态巡查,严防“混装混运”;在处置端,建立问题反馈机制,确保分类垃圾得到妥善处理。今年以来,已累计巡查餐饮单位680余家,现场指导纠正轻微违规行为40余起,立案查处的74起,重复违法率显著下降,商户的分类准确率稳步提升。
“我们不仅是执法者,更是宣传员和服务员。”递铺中队相关负责人戴轶毅表示,“下一步,中队将持续优化管理精度,以更暖心的服务、更严格的监管,推动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为“好习惯”,努力绘就绿色低碳的宜居画卷,为打造清洁美丽的文明城市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