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宁雁溪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大力发展香榧种植、智能化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点绿成金”“循环生金”,带领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
在雁溪乡梅坞村香榧基地,村民们背着竹篮,穿梭于郁郁葱葱的香榧林间,采收着今年最后一批香榧果。据梅坞村香榧基地负责人张克平介绍,今年是基地香榧的首产期,产量达1万多斤,产值约20余万元,预计明后年可翻四五倍。
梅坞村香榧基地共种有香榧860余亩,自2017年基地建成以来,不仅盘活了闲置的山地,村民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并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雁溪乡积极推动“双招双引”,引进资本与技术,以“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香榧为代表的高山果蔬、以生态稻米为代表的传统农业和以黄精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建成了“千亩香榧基地”“千亩药材基地”和“千亩稻鱼共生基地”。
如果说立足山地资源发展种植业是“点绿成金”的典范,那么,在高海拔处,雁溪乡则依托绝佳生态环境,探索出了一条“循环生金”的养殖新路。在雁溪乡浮亭岗村黄桐自然村,由景宁佰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智能化蛋鸡养殖场矗立在800米高的半山腰,2.5万羽蛋鸡在绿水青山间安心“养胎”、产蛋。
据公司负责人梅振淼介绍,浮亭岗村的黄桐自然村海拔高,远离人烟,四面环山的自然环境适合鸡群生活,也利于实施标准化管理、阻隔疫病,“这里空气和水质都很好,再加上养殖场鸡吃的都是玉米、豆粕、大豆油,生产的鸡蛋品质较好,全年产值可达360万元。”
自2023年养殖场实现创收后,每年支付给村集体20万元场地租金,并提供长期就业岗位4个。这里的蛋鸡养殖场还构建起了一条绿色循环产业链,除了鸡蛋,产蛋率下降的老母鸡和鸡粪也能卖得好价钱。“养殖场每天会产生两吨左右的鸡粪,鸡粪经过发酵罐发酵之后变成有机肥,一吨可以卖500-600元。”梅振淼说道。
从生态种植点绿成“金”,到生态养殖循环生“金”,雁溪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核心任务,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乡”战略,通过“科技赋能、链条延伸、村企联动”等举措,持续推动产业融合升级,走出了一条绿色兴农、产业强村的共富新路。
雁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吴希斌表示,下一步,雁溪乡将继续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各村致富带头人,紧紧围绕加快缩小“三大差距”,将产业和村集体经济、群众增收更好结合,在现有已建成的生态产业基础上择优做大做强,以“科技引领、生态优先、产村融合”为建设目标,继续深化好这条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