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国家记忆!这枚特别的纪念章“落户”平湖中学

2025-10-19 09:36:00 来源:潮新闻 见习记者 孔玉叶 通讯员 刘维佳

  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1周年纪念日。这一天,93岁高龄的我国第一代核科学家周善铸先生,将一枚沉甸甸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郑重捐赠给家乡的平湖中学。这枚承载着国家记忆与个人荣光的纪念章,将永久陈列于平湖中学校史馆,成为激励无数学子砥砺前行的精神灯塔。

  仪式现场,这位亲历中国核事业筚路蓝缕历程的老人,成为了全场最耀眼的“明星”。周善铸于1931年出生于平湖名门“白果树底周家”,亲历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少年时代在逃难中辗转求学。新中国成立后,他抓住机遇,从杭州到南京大学物理系,再到北京大学原子能系,最终投身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将青春与智慧绽放在罗布泊上空的“东方巨响”中。

  “这枚纪念章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周善铸动情地说,“我和我的爱人都曾参与核事业,她毕业于复旦大学核物理系,我们全家都与这项事业紧密相连。但我们一致认为,把它送给学校、送给年轻人,比留在自己手中更有意义。”他坦言,在捐赠前也曾犹豫,是放在博物馆影响更多人,还是留给学校滋养下一代?“最终我选择了学校,因为中国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

  他勉励学生:“‘两弹一星’的成就,是靠老一辈科学家忘我奋斗得来的。如今的你们生在最好的时代,国家需要的已不仅是‘追赶’,更是‘创造’。希望你们不仅学好数理化,更要锤炼品德、拓宽胸怀,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这枚纪念章的“落户”,为平湖中学的德育工作注入了厚重底蕴。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陆秋杰表示:“这枚纪念章是赋能平湖教育的‘精神富矿’。我们将围绕它设立专门展区,结合‘两弹一星’元勋事迹,打造每一届学生的‘青春必修课’。”仪式上,周善铸被聘为校外科技辅导员,未来将以更多形式传递科学火种。

  “周爷爷90多岁仍精神矍铄、心系家国,他那种接到任务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拼劲,让我震撼。这让我明白,物理不仅是公式与计算,更是一种精神——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高二学生姜可晟在聆听周老的分享后感慨道。

  一枚纪念章,连接着戈壁滩上的峥嵘岁月与校园里的青春梦想。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种子。当“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在平湖扎下根,它必将滋养一代又一代学子,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