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钱塘江边新来的“主播”,只喊一句话,游客秒懂!

2025-10-10 10:29:05 来源:潮新闻 记者 褚晶君 共享联盟·海宁 王潞 通讯员 张萍

  共享联盟·海宁 王潞 通讯员 张萍 摄

  “潮水已过,请游客有序撤离,禁止下塘游玩……”10月9日14时30分,海宁市丁桥镇大缺口附近的江堤上,响起一阵清晰的警示语音。但与往日不同,这次发出提醒的并不是“喊潮人”周其明和他的队友,而是一台悬停在空中、搭载着扩音器的政务无人机。今年观潮节,无人机化身“数字喊潮人”巡航海塘、语音预警,已成为守护观潮安全的新常态。

  每年观潮季,绵延50多公里的海塘线上游人如织,最多时一天涌入数万人,安全压力巨大。以往,像周其明这样的“喊潮人”,每天得沿着江堤巡查,一遍遍用嗓子提醒游客注意安全。“我们4个人要管12.7公里的江段,平均每人三公里多。有些地方电瓶车根本进不去,只能靠两条腿跑。”周其明对往日的艰辛记忆犹新,“高峰期游客分散,‘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共享联盟·海宁 王潞 通讯员 张萍 摄

  为破解人工巡查“走不近、看不到”的困境,海宁市结合“鹰眼智控”无人机智管平台,在50多公里海塘沿线部署了15个无人机机巢,联动沿岸监控设备,实现了“全时段、全维度、全场景”的安全防护。

  “低空视角”有效弥补了人力和视频监控的视觉局限。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与热成像仪,结合AI人脸识别算法,可自动识别靠近危险区域的游客。“现在无人机一飞,很多在日常巡查中没发现的问题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鲍晓敏说,观潮季期间,无人机每天在潮前1小时、潮后30分钟的关键时段开展常态化巡查,确保巡防无死角、风险趋近于零。

  共享联盟·海宁 王潞 通讯员 张萍 摄

  全域三分钟响应,让应急处置更快一步。国庆期间,海塘沿线的监控系统发现几名游客越过防护栏在江滩玩耍。无人机接到指令后迅速起飞,先于地面人员抵达现场,通过空中喊话及时劝离游客,化解了一场潜在险情。“从起飞到发现情况,完成劝离,全程仅用时3分钟。”海宁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鲍晓敏说,若依赖传统人工巡查处置,至少需要10分钟以上,真正实现了“发现即处置”的高效预警。

  对于这位新“队友”的加入,周其明感触最深的就是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以前潮前潮后,我们就像在跑一场看不到头的‘马拉松’,来回巡防全靠一双眼睛、一副嗓子,精神时刻紧绷。”他回忆道,“现在有了无人机帮忙不一样了,心里踏实多了。”

  从“人喊”到“云劝”,“数字喊潮人”不间断守护50多公里海塘安全。据统计,自9月以来,“数字喊潮人”已成功预警处置不文明观潮行为100余起,实现重点区域安全事故零发生。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