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9日讯(通讯员 何梅君)这是一堂关于“我们从哪里来”的课,也是一次关于“我们向何处去”的追问。近日,江山消防救援大队的指战员们,在江山烈士纪念馆里,用脚步丈量历史,用沉思连接过往与现在,完成了一场触及灵魂的“红色洗礼”。
走进历史现场,那些实物在说话
没有平日演练归来时的喧闹,只有整齐的队列和无声的肃穆。当这群习惯与火魔抗争、与时间赛跑的硬汉们走进纪念馆,他们的脚步不自觉地放轻了。
“侵略暴行”展厅里,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不再是教科书上遥远的名词。那是一把锈迹斑斑的刺刀,是一双破旧的草鞋,是一封字迹模糊的绝笔信。二级消防士小李在一位年轻烈士的日记复制件前站了许久,上面只有一行字:“明日之战,凶多吉少,然为国为民,死得其所。”他后来在讨论中说:“他牺牲的时候,比我还小两岁。我穿着这身‘火焰蓝’,在危险面前也会害怕,但想到他们,就觉得我们这代人要守护好他们用命换来的今天。”
历史,在这些沉默的证物中,变得可感、可触。指战员们穿行在“不屈抗争”与“胜利受降”的展厅里,仿佛能听到那个年代的炮火与呐喊。教导员感慨道:“把课堂搬到这里,胜过千言万语。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直击心灵的共鸣。”
研讨现场,思想的火花在碰撞
参观,不只是为了感受,更是为了思考。在纪念馆的休息区,一场以“不忘历史、吾辈自强”为主题的现场研讨热烈展开。氛围不再是单向的聆听,而是双向的奔赴。
“我以前觉得,‘扛枪救国’是英雄,‘握水枪救人’是工作。”一位入职不久的年轻消防员坦诚地说,“今天我才明白,虽然时代不同、战场不同,但内核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守护。他们守护国土,我们守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他的话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分队长接过话头,语气坚定:“没错。先烈们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我们面对的是无情的火灾和灾难。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我们也要有赴汤蹈火的决心。把眼前的每一次训练抓实,把手中的每一件器材练精,就是在履行我们的‘战时职责’。”
你一言,我一语,思想的火花在不断碰撞。如何将观展时澎湃的心潮,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答案渐渐清晰:是把对先烈的敬仰,内化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是把历史的沉重,外化为练兵备战的紧迫感。一位老班长动情地说:“我们的‘自强’,就体现在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能不能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身边。”
铮铮誓言,是承诺也是信仰的回响
活动的最后一幕,定格在纪念馆前那面鲜红的党旗下。阳光洒在每一位指战员坚毅的脸庞上,他们整齐列队,高举右拳。“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的誓言,在静谧的广场上回荡,仿佛在与历史长河中的英魂对话,也像是在向今天的人民群众庄严承诺。
虎山站政治指导员在领誓后说:“在这样的地方重温誓词,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这四句话方针,就是我们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对先烈精神最好的继承。”
这一刻,历史与现实交汇,信仰与责任融合。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到和平年代的应急救援,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那一腔热血和赤胆忠心。
此次“沉浸式+互动式”的主题党日,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教科书,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动员。它让指战员们在回望来路中汲取了力量,在展望前路时坚定了方向。这支队伍,正将感动与感悟,沉淀为忠诚与担当的底色,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书写新时代“火焰蓝”的荣光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