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6日讯(通讯员 方妙贞)“骄阳洒处似蒸笼,秋到依然漫热风”,虽然已近九月,但在副热带高压强势控制下,高温天气仍持续不断,“秋老虎”来势汹汹。这只“老虎”不仅能让人中暑,更严重的可能引发一种致命急症——热射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日前,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就来了一名患者,因“中暑”进了重症监护室。
9月12日中午,13岁男孩小汪(化名)在户外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出现呼吸急促、意识不清等症状,旁人叫他也没了反应,情况很是危急。家人发现孩子情况不对后立刻呼叫120紧急送往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患者体温高达40.4℃,脉搏达166次/分,呼吸急促达40次/分,血压持续下降,伴严重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性休克、横纹肌溶解症……”抵达医院时,小汪的情况比想象的更为严重。经一系列指标判断,急诊科医生确诊男孩为“热射病”至休克昏迷,在予以积极补液、气管插管、冰毯降温等方式紧急处理后,急送重症监护室继续抢救。目前患者仍在进一步积极治疗中。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热射病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并伴有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 及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极端中暑反应。相当于身体内部的“空调”(体温调节中枢)瘫痪了,导致身体从内部“烧”坏了。
热射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经典型热射病(非劳力型):主要发生在老人、儿童、孕妇和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病、肥胖、甲亢) 的人群中。由于身体适应和调节能力差,在通风不良、湿度大的室内环境中也可能发生。发病过程可能较慢,容易被家人忽视。二是劳力型热射病:主要发生在健康的年轻人中,如在夏季户外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外卖小哥等。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导致产热剧增,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发病,极其危险。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徐主任提醒广大市民:遇到热射病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应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物理降温及补水,但如果已昏迷或不清醒,切忌喂水及应用退烧药。尤其是高危人群:家中的老人或小孩,要特别留意,高温天,切勿将儿童单独留在停放的密闭汽车内。
立秋后的“秋老虎”愈加肆虐,防暑仍不容忽视。高温天气下,户外工作者及运动人员应尽量避免极端高温时段(上午10点-下午4点)活动,如必须外出,务必做好防晒,避免阳光下直射;注意劳逸结合,清淡饮食,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让我们科学应对高温,保持警惕,互相提醒,平安度过“秋老虎”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