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高德地图上线“高德扫街榜”,引起广泛讨论。
有人点赞,“用脚投票”的时代来了;有人存疑,榜单那么多,到底哪家更靠谱。
对“高德扫街榜”运作模式等进行激烈讨论的同时,通过榜单打卡线下小店的行动也开始了。
“高德扫街榜”轮胎磨损榜。网络截图
截至目前,在“扫街榜”中,杭州一家蒸菜馆多次上榜:状元榜排名第二、轮胎磨损榜第一、多次前往(回头客)榜第一、本地人爱去榜第一……
有网友认为这家小店成了最大赢家。
榜单之外,小店真实情况如何?大家如何看待新的榜单,又最在意什么?
三个停车场全停满
座位靠抢、菜也靠抢
9月14日10点20分,湘香蒸菜馆营业时间一到,客人们就掐着点赶到了。
“来迟了,菜就‘抢’不到,位置也要等半天。”小顾和妻子是这家店的常客,几乎每两周必来一次。他们说,再晚半小时,店里就没剩下多少位子了。
取菜的档口,全是人。谢春晖 摄
湘香蒸菜馆绝大多数菜都是明档现蒸。
“先找位子坐下,再来拿菜。”一进店门,就能听到工作人员的吆喝声。
来吃饭的人一波接着一波。现场,有人在讨论拼桌,也有人瞅准了快要用餐结束的客人,等人一走就落座。
就座区,人们商量着拼桌或是站在桌边等座。王伊灵 摄
店门口,穿着反光背心的店员指挥着交通,车里的人们不少从富阳、临平、下沙等地赶来。
“我们这儿有三个停车场,已经快停满了。这就知道为啥我们是‘轮胎磨损榜第一’了吧。”他说。
中午11点,店员已在门口指挥。 谢春晖 摄
金华口音的徐师傅和爱人按照店员的指挥停好车,走进店里吃饭,他被店里的人流量惊呆了,第一次到店的两人不知道该怎么点菜,还得靠周边的顾客帮忙。
店门口的停车场,停满了车。 谢春晖 摄
“我们在杭州工作,住在附近,是看到高德的榜单来试试的。”徐师傅的妻子说,这么多人说明店里菜品的口味肯定很好,但她也有点担心,人太多等餐会不会很久。
没几分钟,看着徐师傅端着满满一盘子的菜出现,她不再担心。“是萧山本地菜的味道。”徐师傅的爱人尝了蒸咸肉、白切鸡等菜后,立刻点赞。
不靠榜单也很火
霸再多榜也不如顾客的口碑
湘香蒸菜馆老客很多。
“这家店我吃了五六年了,一开始是朋友带来的,后来我就带着家里人来吃。”一位客人说,店里的蒸菜都是杭绍一带老底子的菜,用料真实,也不加乱七八糟的调味添加剂。
排队“抢”菜的人们。王伊灵 摄
现场几位老客都觉得“湘香蒸菜馆”上榜实至名归:“我们年纪大了,网上的东西也不懂,好吃才来的。”
湘香蒸菜馆的负责人陆先生说,这家蒸菜馆是他和朋友合伙开的,已经开了26年,店址没换过,不过面积一直在扩大。今年,在这家店附近3公里的位置又开出了一家新店,生意也很好。
端着菜的顾客。谢春晖 摄
“这次上榜挺意外的。”陆先生告诉记者,消息是店里的老客和亲友告诉他,他才知道的。
“大概能让近期的营业额提升10%至20%。”面对这一波意外且泼天的流量,他看得很坦然。
忙碌的取菜档口。谢春晖 摄
一家餐馆要想做得好,靠得从来不是榜单的排名,而是客人的口碑。“流量也好,榜单也好,都有两面性的。”
顾客们各自挑菜中。谢春晖 摄
26年前,300平方米的湘香蒸菜馆开业时,第一天的营业额是500元。“那时,我们就想得很清楚,只有把菜做好,口味做好,生意才会好。”陆先生说,刚开店时,店周边只有一个杭州乐园,除了本地顾客外,生意得靠游客。现在,杭州各城区慕名而来的顾客很多,湘湖景区过来的游客也不少。
店里用的食材,很多来自萧山、富阳的村里,鱼、肉、家禽等都是每天现杀。“用萧山话说,客人在我们眼里,都是亲戚,上门来吃饭就是来走亲戚的,肯定要把最好的东西搬上桌。”
忙碌的蒸菜馆。谢春晖 摄
上榜“高德扫街榜”后,他们开了一次内部会,“流量来了,更要做好服务,做好品质”。
这个榜单那个榜单
大家最在意的是什么
关于扫街榜和其他各类榜单,大家怎么看?
我们也在街头随机采访了部分杭州市民。
“榜单这种也是参考吧,去一个店吃饭,关键是要消费得明明白白,不是简单的贵或者实惠,贵让我贵得心服口服也行。”
“希望榜单不要商业化,评分啥的不能用钱买,流量这种东西,可以帮到你,也可以反噬你。”
“高德这一波我看初心是为了带动大家去线下烟火小店打卡,支持小店,这一个出发点是好的,但上了榜单的是不是一定都是好的店,又或者这个榜单究竟有多少的真实性,可能还需要时间验证和考验。”
“用脚步去探寻城市里的烟火气,如果榜单足够真实,那真的,我们吃饭或者买单就很安心,扫街榜也好,上榜的店家也好,不要忘记初心。”
……
店主们对新出榜单的看法,比食客们更现实。
杭州头牌鹤岗小串在不少点评榜单排名靠前。
“榜单在某种程度给了一些比较具象的指标,对店家来说,无论是调整餐口味、服务态度等都有着客观的参考意义。也能带来流量,不过同样存在恶意差评的情况 。”负责人王先生说,如何保证榜单上店家口碑的真实性,某种程度上关乎一家店的生存。
也有小店店主认为,有时需要配合平台进行营销活动或者投流,“希望榜单的评价体系越来越合理、公正,让真正用心经营的小店被看见,而不是被榜单困住。”
网友眼里赢麻了的湘香蒸菜馆陆先生和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
“有位老客来店里说,国外留学的孩子,回国第一件事就是想来店里吃一次蒸臭豆腐。”
这事让他高兴了好一阵子。
“比霸榜还开心。”陆先生说,每个客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比起榜单他更在意顾客的真实评价:“开店和做人是一样的,要够真诚,大家在意的是,食材好不好、口味好不好、服务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