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方志送温暖 墨香润银龄

2025-09-08 17:54:01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王春华 严婧

  浙江在线9月8日讯(通讯员 王春华 严婧) 近日,西湖区灵隐街道仁寿山康养中心迎来“银龄讲堂”第二场文化盛宴。本次活动特邀杭州市方志馆馆员、浙江省地方志151人才马琦敏老师,以“方志送温暖 文化惠民生”为主题,带领中心长者穿越千年时光,触摸杭州地方历史文化的肌理,更亲身体验非遗雕版印刷技艺的独特魅力,让传统文化在欢声笑语中浸润人心。

  活动中,马琦敏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长者们讲述了杭州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带领大家从方志典籍中感受城市发展的脉络与温度。为了让更多长者亲近方志文化,杭州市方志馆还精选了《北山梦寻》《宋词带你游杭州》《百人口中的百年杭州》等典籍赠予中心长者,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最让长者们期待的当属雕版印刷体验环节。马老师早已将准备好的“西湖十景”、“杭州市志”等经典图文雕版整齐陈列,徽墨的醇厚、宣纸的细腻、鬃刷的质朴,瞬间将大家带入传统技艺的世界。她耐心讲解每一个操作要领:“先把油墨轻轻蘸取,一定要少而匀地涂抹在雕版上,这样图案才不会模糊;宣纸铺上去时,要把四角都贴紧雕版,再用鬃刷从中心向外慢慢按压,力度要均匀,这样印出来的图案才清晰完整。”80 多岁的饶爷爷听得格外专注,手上的动作一丝不苟。他先是小心翼翼地给雕版均匀上墨,指尖轻轻转动墨锭,随后缓缓覆上宣纸,双手轻轻抚平纸边,再拿起鬃刷从中心向外细细按压,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认真。很快,他便掌握了“墨匀、纸平、力均”的诀窍,一张印着清晰“杭州市志”的作品新鲜出炉。完成自己的作品后,饶爷爷还主动帮助身边其他老人,一张张地指导着拓印图案。“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这老手艺,今天自己动手体验,还真是神奇。”看着自己拓印墨香未散的成品,王奶奶笑眼弯弯,脸上满是成就感。

  雕版印刷作品晾干后,便到了线装订环节。马老师提前将拓印好的图案页与空白页按顺序搭配整齐,并演示穿针引线的手法、书脊缝制的技巧。朱奶奶性子爽快,还没等老师讲完,就拿起针线认真比对针脚间距,灵活地缝制起来:“这缝线的活我年轻时候常做,现在捡起来还是很熟练!”不过片刻,一本封面印着“西湖十景”线装书便在她手中完成,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书,朱奶奶的笑容格外灿烂。

  此次杭州市方志馆与仁寿山康养中心的“银龄讲堂”联动,恰如一缕温润的文化清风,以书香浸润暮年时光,用匠心温暖桑榆岁月。它打破了地方志与生活的距离,让原本藏于书斋的典籍“活”了起来,为老年群体构筑起可触摸、可传承的精神文化家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