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进行反诈宣传。图源:滨江公安
高校作为学生集中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如何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的同时提升服务效能?21日,全省高校“校警驿站”建设现场推进会传来消息:浙江正以“校警驿站”为支点,探索出一条安全与服务协同升级的新路径。
这场始于去年6月的创新实践,由全省公安机关联合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共同发力,打造实体化“校警驿站”,构建高校安全协同共治体系。目前,全省高校“校警驿站”已实现“一校一站”全覆盖。这些驿站将防控前置、服务下沉,已累计服务师生超7万人次。
不久前,绍兴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汪婷婷上完夜课后,发现宿舍区路灯故障。她通过“校警驿站”智慧安保APP一键上报。次日清晨,维修人员已架梯作业。从问题反映到解决,间隔不足12小时。
“APP里设置了‘一键报警’功能,接到报警,我们值班人员会在1分钟内联系学生、3分钟内抵达现场。”学院安全保卫部长王勇介绍。作为守护学生的载体,“校警驿站”通过警校协同联动,在治安防控、安全教育、咨询服务、应急处置等方面,为师生提供“零距离”安全保障。
“校警驿站”将公安机关服务职能前移,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在杭州滨江,公安联动相对集中的5所高校,共同创建高教园区“校警驿站”,覆盖3万余名师生。如今,学生不出校门,即可享受户籍管理咨询、出入境、居住证受理等11项高频服务举措。
“我们还推动校园安全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理工大学创新设立“枫桥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经验丰富民警组成“浙理和事星”调解团队;滨江高教园区建立“平安志愿队”,吸纳各校学生参与治理……多元力量的融入,更好发挥“校警驿站”主动创安作用。
“接下来,‘校警驿站’还将向职业学校延伸。”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公安机关将继续联动各部门,把“校警驿站”打造成为护校安园的第一阵地、排解纠纷的第一平台、服务师生的第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