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台州市农科院新品种筛选试验基地,120个穴盘整齐排列,嫩绿的西蓝花苗探出穴孔。农艺师高旭俯身观察出苗情况,不时执笔记录。
“今年培育了600多个西蓝花新组合,这批西蓝花苗是我们精心筛选的120个优良新组合。”高旭说,再过些日子,他们将播种剩下的西蓝花新组合。
临海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秋冬西蓝花生产中心,也是重要的国际西蓝花生产基地。1989年,浙江富海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在上盘镇劳动村试种西蓝花。当地冬季平均气温6℃、日照充足、雨量丰沛,为西蓝花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自此,临海西蓝花产业正式拉开序幕。
历经37年发展,临海形成西蓝花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产销体系,成为全国西蓝花标准化示范县,上盘镇、桃渚镇、杜桥镇均获评国家级出口西蓝花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6年,临海西蓝花全产业链获评浙江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目前,临海西蓝花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余亩,年产量9万余吨,产值约3.5亿元。”临海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科长应潇潇说。
自主研发打破垄断
最近,杜桥镇新湖村村民尤叔考天天往大棚里钻,照看“台绿95”西蓝花幼苗。
“‘台绿95’具备抗寒耐热、生长势强和抗病性强等特点,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今年,这个种子备受欢迎,却数量有限。我运气不错,原价买到60包,够种30亩地了。”尤叔考说。
优质西蓝花种子紧俏并不是新鲜事。2004年8月,尤叔考刚开始种植西蓝花,就面临进口种子垄断市场、优质种子“一包难求”的局面。
“2004年,日本‘绿雄90’种子刚引入国内。”尤叔考说,试种一年后,大家都认可这个品种。到2005年,“绿雄90”种子就成了抢手货,经销商趁机哄抬价格,每包种子从85元暴涨到180元。
舍不得花冤枉钱买高价种子,尤叔考只好将就购买普通进口种子。这一凑合就是七年,直到2011年出现转机——
台州市农科院以“绿雄90”为原始材料,经过连续多代自交,选育出“台绿1号”西蓝花新品种。该品种经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商品性和亩产量足以媲美“绿雄90”。
“我们从2003年开始研究西蓝花种子。西蓝花选育周期漫长,要不断收集种质资源,进行代代自交和杂交。花费近十年时间,才能选育出优质的西蓝花种子。”台州市农科院副院长何道根说,外国种子企业持续推出西蓝花新品种,他们也在加紧研发西蓝花新品种,提升国产品种的市场竞争力。
二十多年间,“台绿”系列西蓝花品种不断更新迭代,逐步打破国外种业垄断。如今,该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80万亩,成为国内自主选育、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西蓝花品种。
智能温室高效育苗
8月,正值西蓝花育苗期。
临海市盛绿果蔬专业合作社(简称“盛绿果蔬”)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里,环境调控系统营造出最佳生长条件,450万株西蓝花苗茁壮成长。依托温室物联网系统,温室的环境参数和育苗情况实时传送至手机终端,负责人陈学仇能够随时掌握动态。
“智能温室通过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控制西蓝花苗的生长速度。即使在移栽期碰到连续降雨,西蓝花苗也能存放在温室,避免死亡。”陈学仇说。
陈学仇种植西蓝花已有27年。早年间,西蓝花育苗让他吃尽苦头。
起初,陈学仇学着老一辈育苗,把西蓝花种子直接撒到地里。数日后,他发现,种子出苗率只有50%左右。“土壤病害多,种子存活率低,育苗不得不加大用种量。种一亩地,要消耗60克种子,太费钱了。”
2010年,浙江省农业厅推行穴盘育苗法,即每个穴孔放入一粒西蓝花种子,再将穴盘移入塑料大棚进行育苗。陈学仇曾尝试该方法,却碰到了新问题:穴盘育苗法虽然能减少病虫害,大幅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但是塑料大棚抗风能力弱,一旦遭遇强台风,极易倒塌,造成西蓝花苗全部损毁。
陈学仇一直在寻找更好的育苗方法。2016年山东出差期间,他发现当地广泛采用智能温室培育菜苗,当即联想到:“同样的育苗方法,或许能应用到西蓝花育苗。保留穴盘育苗,用智能温室替代塑料大棚。”
2022年8月,智能温室开工建设。一年后,智能温室投入使用。“智能温室不仅将出苗率稳定在95%,还能实现全年育苗,30天就能培育一批优质种苗。”陈学仇说。
当地西蓝花种植户获悉后,纷纷委托盛绿果蔬育苗。“对我们来说,智能温室育苗更划算。同样的育苗成本,能获得更多西蓝花苗。”西蓝花种植户周仲江说。
截至目前,智能温室惠及60多名西蓝花种植户,为农户培育2000多万株西蓝花苗。
追着纬度种西蓝花
“老周,阳光太猛烈,怎么避免西蓝花苗叶片灼伤?”
“老周,西蓝花种子出苗率不高,怎么办?”
……
8月19日,周桂欠陆陆续续接到多位西蓝花种植户的来电,向他请教西蓝花种植术。
63岁的周桂欠是劳动村最早一批西蓝花种植户。与西蓝花打了半辈子交道,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种植本领。
种植西蓝花的第十三个年头,有资金有技术的周桂欠萌生了到外地闯荡的想法。
“算下来,一年有将近一半的空闲时间。农民要吃饭,就得出去找地种。”2002年冬,周桂欠翻看全国各地的气象资料,一心要找到最高气温不超过30℃、昼夜温差大,适宜西蓝花种植的地方。
2003年夏,周桂欠带领团队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租了200多亩地种植西蓝花。“张北县的盐碱地格外适合种植西蓝花,花球呈现深绿色,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周桂欠说。
周桂欠试水成功的消息传回劳动村,鼓励了一大批人走出台州,到外地寻觅良田种植西蓝花。
2008年,劳动村村民周文到张家口市沽源县种植西蓝花;2010年,劳动村村民王公标等人,奔赴内蒙古卓资县和平村种植西蓝花……渐渐地,临海西蓝花种植户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临海作为中国西蓝花之乡,如今已形成横跨南北的西蓝花种植产业。”临海市西蓝花产业协会会长李正龙说,每年三月,当地种植户们便开始追着纬度,从北种到南:北上甘肃,一路辗转东北。再南下山东、江苏和安徽。8月返回台州,接着直奔广东、广西。
这些精心培育的优质西蓝花,不仅畅销全国,更远渡重洋至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