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种的西瓜,批量上市,求收购!”
昨天(8月6日)晚上,潮新闻钱江晚报小店帮后台收到一条求助,临安程女士留言称自家的西瓜熟了“求流量”。
“没想到刚发出去半小时你们就来联系我了,你们这个小店帮很及时!”当晚,记者联系上了程女士,意外得知求助帖是家里12岁的小孩哥提议发的。
“儿子让我来求助的,他每天一放学就跑到报箱拿《钱江晚报》,每天都要看个半小时。”程女士告诉记者,家里这位天天看钱江晚报的“老读者”,这次想为外公家3万斤的高山西瓜“代言”。
爱看《钱江晚报》的小孩哥
《钱江晚报》的“老”读者
看报学来生意经
”8月7日,记者联系上了小孩哥李廷易。
“外公的西瓜真的很好吃!他一接起电话就给记者安利,少年能条理清晰地报出外公的西瓜地坐标、产量和卖点,就连外公种瓜的细节都摸得门清,活脱脱一个“小经纪人”。
“第一批瓜5月份种的,后面每隔一周种一批,现在一批批熟,每天能摘20到30个。”
受访者供图
李廷易的外公程大伯今年在山上种的西瓜总量将近3万斤。5月20日种下的瓜苗,喝着山泉水长大,不打农药、不添甜蜜素,如今刚到成熟期,已经靠熟客买走了几千斤,但剩下的量还是让老人犯愁。
“外公说西瓜能卖到9月初,可天气热,熟得快,怕放坏了。”李廷易看着外公每天守在瓜地边搭的临时房里,白天浇水,晚上防偷,急得直转圈。
李廷易说,家里常年订着《钱江晚报》,他已经养成了每天读报的习惯,遇到报纸上写得好的语句还会摘抄下来。
今年上半年看到有不少人通过媒体帮忙卖掉了滞销的瓜果,他就想到了外公的西瓜:“我外公家的瓜,能不能也上《钱江晚报》,让记者哥哥姐姐们帮忙宣传宣传?”
山泉水喂大的西瓜
甜得“不扎嘴”
接到记者电话时,程大伯正在临安孝村的西瓜地里,忙着给刚摘的西瓜过秤。
听到外孙要在报纸上给西瓜做宣传,老人笑声里带着自豪。
“这小家伙主意真多!我们家的西瓜都是山泉水养大的,自然甜、水分足、不扎嘴!”
受访者供图
目前西瓜是按斤批发卖,量大从优,不论大小都是2.5元/斤。“大的一个能有15~20斤,一家人吃、送朋友都合适。”程大伯说,“头批瓜刚熟3天,今天就卖了4000多斤。”他家的瓜可以从现在一直吃到9月初。
眼下,程大伯的西瓜地正是热闹的时候,摘瓜、过秤、装袋,山风吹过,满是西瓜的清香。
如果你也想尝尝这位小孩哥代言的好瓜,可以直接电话联系程女士购买。
毕竟,这既是对老人辛勤劳作的肯定,也是给这个爱“操心”的小少年,一份最实在的点赞。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