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歌里 建德乡村用音乐圈粉

2025-07-22 14:43:45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应陶 通讯员 刘志强

  潮新闻 记者 曹坚 摄

  暮色渐浓,白日里三江汇流的壮阔风景逐渐模糊。江畔,忽而响起一声嘹亮的渔民号子声,燃起星星渔火——近日,在建德三都镇梦想大草坪上,当地的音乐季正在进行中,以当地渔业原景、原声为蓝本的音乐舞台剧《渔乐糍香》正式开演。“没想到,渔具发出的声音也这么好听。”在现场,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范晨天兴奋地说。

  “音乐+”文旅新业态,正不断催生出建德乡村新业态。本届音乐季期间,三都镇吸引外地游客8000余人次。去年,该镇引入4个新业态项目,助力镇头村、三江口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80万元;累计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其中近四成为研学青年、亲子家庭等年轻客群。

  乡村音乐为何能引来年轻人?一群本地音乐人是关键。64岁的朱银标是三都镇草帽乐队队长,也是大家眼中的“万能牌”。除了胡琴、竹笛等传统乐器,朱银标还精通电子琴、架子鼓等,乐队里谁缺岗,他都能顶上。音乐季开幕当天,朱银标作为乐手与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0后学生一起奏唱流行歌曲串烧,让台下年轻观众大呼过瘾。截至目前,草帽乐队已参加14场各类演出,积累了一批年轻粉丝。

  赶潮流的同时,也要留住本土文化的根。本地音乐舞台剧《渔乐糍香》,便源自当地的九姓渔民文化。今年以来,杭州市文化特派员周霞和资深作曲家流云及其创作团队深入乡村,走访本地老渔民,搜集大量地方史料,让该剧创作更接地气。接下来,《渔乐糍香》还将招募村民演员,作为文旅产品在村里常态化演出,将原创音乐剧打造为乡村本地文化的“流动博物馆”。

  乡村音乐越唱越响,需要专业设施支撑。目前,三都镇已相继建成音乐学校、影像音乐工坊、“梨花醉月”音乐角及杭州地区首家乡村录音棚,形成特色音乐阵地集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