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5日讯(记者 陈丽丹 通讯员 朱佳丽 陈佳蔚)7月15日,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在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营商环境“成绩单”:通过创新推行“最多查一次”改革,该镇企业迎检频次同比下降75.35%。这一成果不仅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是浙江省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缩影。
义桥镇共有市场主体1.12万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96家。今年以来,义桥镇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创新推出“红橙黄绿”四色监管机制:红色企业(高风险)每3个月检查一次;橙色企业(中风险)每6个月检查一次;黄色企业(低风险)每9个月检查一次;绿色企业(信用良好)每年检查一次。数据显示,改革后全镇涉企检查次数从288次降至71次,降幅75.35%,企业满意度达98.7%,执法投诉“零发生”。
同时,义桥镇通过数字赋能减负,整合分散的政务系统,企业只需一次填报数据即可同步至所有部门,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2024年,该镇合并检查3119次,为企业腾出更多发展精力。
义桥的探索与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整体部署同频共振。2025年5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推出18条举措,提出“推行分级分类监管”“减少对守法诚信企业的干扰”,目标直指“涉企现场检查总量降低20%”。义桥镇通过四色监管,从“多头检查”到“一次到位”,既确保高风险企业“重点服务”,又让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据悉,除义桥外,浙江多地以特色改革助力营商环境提质。从基层创新到全省联动,浙江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让营商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