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垃圾桶装可回收物,红色是有害垃圾……”7 月 8 日下午,长山社区假日学校的教室里传来清脆的回答声。经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邀请,小港街道垃圾分类办的胡老师带着精心准备的PPT,为30余名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课,让环保理念在轻松互动中深植孩子们心间。
课堂伊始,胡老师以“垃圾的旅行”动画短片引入,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最后都去了哪里呢?”随着问题抛出,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胡老师顺势展开讲解,用色彩鲜明的PPT展示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别的分类标准,特别强调了近年宁波市垃圾分类标志的新变化。
“鱼骨头属于哪类垃圾?”胡老师问道。张语芮同学立刻站起来:“是厨余垃圾,鱼骨头是会腐烂的!”精准的回答赢得了全班掌声,胡老师笑着递上一支印有垃圾分类口诀的铅笔作为奖励。在随后的选择题互动环节,胡老师准备了多道贴近生活的题目,从“吃剩的西瓜皮”到“用过的作业本”,孩子们时而蹙眉思考,时而踊跃抢答。每当有人答错,胡老师都会耐心讲解原因,用“过期药品为什么不能丢进其他垃圾桶”等实例,帮助孩子们理解分类背后的环保意义。
“以前总把废纸和塑料瓶混在一起丢,现在知道它们都是可回收物,能变成新东西呢!”五年级的小吴同学拿着刚获得的垃圾分类手册认真地说。家长谢女士在课后反馈:“孩子回家后就拉着我们整理家里的垃圾桶,还当起了‘家庭监督员’,这堂课太有意义了。”
长山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暑期假日学校 “绿色成长计划” 的重要一环。接下来,社区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巩固知识,带动家庭共同参与,让垃圾分类成为辖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