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天台白鹤国际袜业城的“会军袜业”负责人金妙飞与淘宝商户现场沟通,双方很快敲定了1000双长筒丝袜的订单。“这款产品我们常年有货,和这家商户已经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金妙飞满脸笑意地说。
今年是“会军袜业”从左溪村迁入白鹤国际袜业城的第8年。随着产业要素不断集聚、配套服务持续升级,“会军袜业”的产品品类日益丰富,顾客群体也从散户拓展到旅游团、电商平台等,每年销售额超百万元。
如今,白鹤国际袜业城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袜业批发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白鹤国际袜业城销售额超32亿元,其中网络直播占比达70%,全镇袜业产业年销售总额超60亿元。
一双小小的袜子,见证了从家庭小作坊到现代化产业的华丽蝶变,织就一条“产业振兴、党建引领、电商赋能”的共富之路。
产业跃迁:筑就共富根基
走进天台县禾冰袜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300多台制袜机正开足马力生产。一根根纱线经过精密加工,短短几分钟就能变成一双双成品袜。每天,都有10多万双裤袜从这里出发,通过批发商和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去年,禾冰袜业销售额超3000万元。
从仅有十几台机器的小作坊,到高度机械化生产;从家门口的小生意,到畅销全球的大买卖,禾冰袜业的发展历程,正是白鹤袜业产业跃迁的生动缩影。
20世纪70年代,白鹤左溪村村民开始收购大城市针织厂的袜片进行初级加工,凭借着质优价廉的产品,吸引了周边地区众多商贩前来批量采购,初步打响知名度。此后的10多年间,村民们引进正规袜机,采用街头设摊的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产供销体系雏形初显。之后,为开拓高层次客户市场,村民们带着样品四处奔波,以可送货上门、可代销、可垫货后结款等诚信、灵活的销售方式,一步步扩大市场份额。在发展鼎盛时期,河南一个中等规模城市销售的袜子中,有60%都出自白鹤。进入互联网时代,白鹤袜业从线下转战线上,自建网络销售平台,或借助阿里巴巴等知名B2B网络平台,构建起覆盖广泛的“云端”销售网络。
来自陕西省的刘友喜,如今已是禾冰袜业定型车间的主任。此前,他曾在诸暨、义乌等地从事袜业生产加工工作,最终选择扎根白鹤。他不仅将母亲、妻子和孩子都接来团聚,还帮助20多位老乡在此找到了工作。“厂里全年无淡季,我每月工资能有1万多元,而且天台气候宜人,我打算长期在这里发展。”刘友喜说。“目前,公司有本地员工120多名,外地员工60多名。后续,我们还计划增加设备投入,扩大产能。”禾冰袜业负责人陈再洋说。
目前,白鹤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供销体系,共有10家生产型企业,336家实体商户,1028家电商。
工坊聚力:绘就共富新画卷
连日来,有着多年电商从业经验的王姜鹏正谋划转换赛道,进军“小红书”、短视频等新平台。“希望袜业城多组织有针对性地培训,帮助我们快速提升运营技能。”王姜鹏满怀期待。
2017年,白鹤国际袜业城正式成立,为商户们提供规范、集中的经营场所,聚集上下游企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包装设计、销售物流,各个环节高效运转,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依托白鹤国际袜业城,2022年,白鹤镇成立浙江省首批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同步设立就业服务点,并成立天台县“红色村播”西部实训基地,为1000余名市场从业人员提供电商培养一站式服务,致力于打造电商发展新阵地、培育新主播、创造更多新就业机会。
党建引领,电商赋能,带动高质量就业。该镇全力打造“党建引领 e网就业”服务品牌,深入推进“就业+电商+市场”深度融合,建立党员先锋“1+1”机制,让市场中的党员业务骨干与新接触电商的从业者结对帮扶,助力电商户就业创业,实现“成功一个、带富一批”。
淘宝创业青年陈梦霞通过参加各类电商培训提升技能,从最初每天仅成交一两单,到如今线上销售额超千万元。她还指导帮助4家经营户,使其年收入翻一番。
目前,白鹤国际袜业城市场日订单量超5万件,累计促进就业超2万人。“下一步,我们将联系县商务局,邀请电商主流平台专业运营师做客‘共富商学院’,为店主们提供一对一培训指导,推动实体店铺实现‘家家播’,同时积极拓展外贸市场和跨境电商业务板块。”白鹤国际袜业城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