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衢江:茶工坊为媒 “小目标”促大共富

2025-05-08 17:37:23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丁玲 郑利文 郑涛

  浙江在线5月8日讯(通讯员 丁玲 郑利文 郑涛)这两天,74岁的郑宗昆心情大好,老两口上山采茶、炒茶,11天赚了2200多块钱,别看钱不多,这对于衢江区灰坪乡上坪田村西坞自然村的34位留守老人来说,那可是一年的养老钱。

  郑宗昆曾是西坞村的老支书,他告诉记者,西坞是山沟沟里的穷村,年轻人都去外边打工了,村里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年纪轻的也有60多岁,平时老人们连门都不出,除了每月领取的两、三百块养老金,孝顺的孩子再给点,就没有别的经济来源了。

  转机来自一家叫“云上千里”的企业 。2022年,这家企业来到西坞,以圆梦红色,畅想绿色为主题,以民宿为载体,与当地政府、部门联手对村容村貌、道路交通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改造,令曾羞于承认自己是西坞人的村民挺起了腰杆,自豪地当起了推荐官。

  不得不说,企业是有眼光的。两年多建设下来,企业负责人发现满山遍野都是好东西,野生野长的茶叶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笋干等农副产品都是绿色、有机的,如果能收购,既能为民宿内涵扩容,又能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

  驻村干部郑涛开始还担心,这些老人家上山采茶挖笋会不会有危险,结果很快被打脸,老人家们上山健步如飞,一会就把他这个89年的壮年人丢得没影了。

  今年,企业在乡里的支持下,建起了共富茶工坊,注册了“灰坪贡茶”,11天时间收了3500斤茶青、茶叶,发放7万元左右的劳务费。企业负责人易剑华为鼓励老人们多采茶,炒好茶,为卖茶青、茶叶500元以上的老人额外奖励了50元的小红包。来卖茶的老人,年纪最大的有八十六、七岁了,最小的也有68岁。

  “哪怕5块、10块,不管是多少,对老人家来说也是一种收入,大家都很开心。”易剑华像哄孩子一样哄着老人们。

  “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我们乡里提出‘一块两块也是增收,五十、一百也是参与共富’的小目标,让村里尽可能多的老人参与进来,在家边玩边赚点零花钱。”郑涛坦言,让这些老人有点事干、有点钱赚,老人就不会觉得自己被遗忘被嫌弃,幸福感会比常人更高。

  “我们老人家连一分钱也赚不来,还要儿子养老,没啥意思对不对?这个企业以后还要来收笋,我们不用给儿子添负担,你说好不好?”郑宗昆说这话的时候,中气十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