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30日讯(通讯员 谢东 邵旭姣)立夏至,孟夏时节正式开始。宁波老话讲 “立夏吃只蛋,石板会踏烂”,北仑区社区的居民们通过小小的 “立夏蛋” 传递着环保的理念。
大碶街道丁山社区:毛线翻飞织立夏 旧物重生话文明
“立夏到,蛋儿俏”,当传统习俗遇上环保理念,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立夏来临之际,丁山社区活动室里彩线翻飞,一场别开生面的 “立夏钩织蛋套 —— 废旧毛线大改造” 体验课热闹开展。居民们用闲置毛线钩织出五彩蛋套,在传承民俗的同时,让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的理念悄然融入指尖温度。
“这些毛线都是居民从家里整理出来的‘闲置宝贝’。” 只见钩织达人王老师举起一只装满彩色毛线的竹筐,毛线团上还带着岁月痕迹 —— 有褪色的藏青毛线、缠绕着碎布的粉红绒线,甚至还有带着补丁的毛线边角料。“去年社区发起‘旧物焕新’行动,居民们把闲置毛线、布头都捐了出来,今天就让它们‘复活’成立夏的仪式感。”
王老师是社区的手工达人,也是社区钩织社的主理人。她抖开一团混杂着灰、白、黄三色的毛线:“看这团线,是我把旧毛衣拆了,又和邱阿姨的围巾边角料拼起来的。咱们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这些‘环保线’分分类 —— 深色系织纹路,浅色系做花边,杂色线正好钩小碎花。” 居民们围坐在拼布桌前,像分拣彩虹般将毛线按颜色归拢,“起针要像握筷子,轻而稳;绕线时把毛线绷成‘月牙弯’。” 王老师细心地指导居民钩织蛋套,指尖的银钩针在毛线间穿梭,不一会儿就织出一片细密的 “草莓纹”。她举起半成品蛋套:“传统蛋套是网格状,但咱们用废旧毛线可以玩点新花样 —— 看这朵小蓝花,是用旧围巾上拆下来的毛线钩的,旁边的白边是旧毛衣的袖口边角料。”
居民们学得格外投入,“看!我的蛋套像不像小灯笼?” 邱阿姨举起一只橙黄相间的蛋套,边缘还缀着用旧毛线球改造成的流苏。活动尾声,社区将钩织好的蛋套分发给居民, 居民们对这个活动交口称赞,不仅是对传统民俗的传承还践行了变废为宝的理念,非常有意义。
丁山社区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场文明实践 —— 当旧毛线在指尖重获新生,当传统习俗与环保理念相遇,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切入点把 “变废为宝” 的理念吹进更多家庭,让居民朋友们在活动中一针一线钩民俗,在生活中更能一厘一毫减垃圾。
新碶街道凌霄社区:环卫工提前吃上“立夏蛋”
“立夏吃只蛋,石板会踏烂,你们辛苦了,提前祝你们劳动节快乐!”4 月 29 日上午,凌霄社区老年协会的骨干成员们自发组织为辖区环卫工开展煮立夏蛋活动,在送上传统节日关怀的同时,也不忘向这群城市美容师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夏时节正式开始。宁波老话讲 “立夏吃只蛋,石板会踏烂”,所以 “立夏蛋” 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除此之外,蚕豆糯米饭、素蛋、“脚骨笋” 也是老北仑人立夏餐桌上不可错过的美味。活动现场,老年电大的成员们分工明确,洗鸡蛋、准备茶叶包、配制独家秘方,欢声笑语中洋溢着春末夏初的温暖。
摊位前,一个个造型各异的蛋套悬挂整齐,这些均出自社区 “巧手阿姨” 张兰芳之手。张阿姨利用家中旧毛线,精心勾出七彩蛋套,“虽说蛋套通常是小朋友喜欢的,但我想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感受北仑本土的立夏习俗。” 她一边将蛋套赠送给环卫工人,一边细致讲解立夏节气的由来,还向大家科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分类知识,“咱们环卫工作每天和垃圾打交道,更要把分类知识记牢,一起守护干净整洁的环境!”
“茶叶蛋香,蛋套好看,分类知识也实用!” 辖区环卫工张师傅开心地说,自己不仅会把茶叶蛋和蛋套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还会把垃圾分类知识讲给家人听。这场充满温情的活动,不仅让户外工作者感受到传统习俗的魅力与节日祝福,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理念传递到每个人心中,让北仑这片热土的关怀与环保意识共同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