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安全管家”入驻园区,海宁马桥街道精准识别安全隐患

2025-04-18 10:18:05 来源:潮新闻 记者 褚晶君 通讯员 王舒怡 周厉

在繁忙的产业园区里,液压升降平台就像勤劳的“大力士”,每天帮助工人们装卸成吨的货物。但这个“大力士”也有脾气——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酿成严重事故。近日,海宁市马桥街道请来了一位AI“安全管家”——一套会思考的AI智能安全防护系统,让园区安全防护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近日,伴随着“请注意安全”的语音警示,马桥街道智腾产业园区3号厂房的装卸区的液压升降平台在0.8秒内完成自主锁定,并提醒园区安全管理员有员工违规使用升降平台。原来,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发现一名工人正试图人货混装——这是引发升降平台事故的“头号杀手”。从发现违规到强制停机,整个过程仅在1秒内。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货运升降平台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以及企业安全培训缺位、隐患排查不力等多重问题。特别是人员与货物未实现物理隔离这一重大隐患,导致多起伤亡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面对这一安全生产痛点,今年年初,马桥街道投入专项资金,安装智能安全防护系统,不断提高液压升降平台监管能力,实现对园区内12台液压升降平台的动态监管。

“安全管家”如何工作?在园区工作人员的演示下,记者见证了这套系统的精妙之处。当测试人员模拟进行人货混载使用平台时,“安全管家”利用装在平台的高清摄像头捕捉人体轮廓,经AI算法在0.3秒内完成识别,判断此时情况属于“违规乘坐”后,立即触发声光报警装置,最后切断设备动力源,整个过程不超过1秒。“只要上面有人就自动锁死,你绝对启动不了。”园区物业负责人胡定红说。

在园区,液压升降平台是最频繁使用的特种设备。由于有些企业装卸货物都是外来工作人员,由于安全意识薄弱,存在违规使用设别的现象。过去仅仅靠口头警告,并不能彻底杜绝外来装卸货人员违规使用液压升降平台的现象。"就像给每台设备配备了不知疲倦的‘安全管家’,24小时盯着作业现场,任何违规行为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园区物业负责人胡定红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这套系统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会“思考”。系统采用先进算法,配合红外热感成像技术,能准确区分是货物还是人体,误判率低于0.1%。与此同时,系统还根据“违规乘坐”“意外跌落”“设备故障”等三类液压升降平台的主要风险,分别设置了声光预警、设备锁定、双断保护(电机+液压阀)措施。 值得一的是,其通过AI还能进行自适应学习,系统通过持续采集作业场景数据,已建立包含12类危险行为的特征库。根据不同作业场景特征,系统可以进行不同的智能识别,比如在五金加工区强化金属反光识别,在纺织区优化布料飘动过滤。系统运营半年来,已成功拦截违规操作上百次,园区实现升降平台“零事故”。

“以前安全员跑断腿,现在AI帮我们盯得滴水不漏。”海宁泛美家具有限公司安管员陈光明告诉记者,感慨道。数据显示,系统使隐患排查效率提升80%,违规操作下降95%。

马桥街道应急站站长戴红良算了一笔账:“这套系统的投入,预计能避免每年数百万元的事故损失,真正实现了安全投资的‘乘数效应’。”目前,马桥街道正在辖区内推广智能安全防护系统,构建“物防+技防+人防”监管体系。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