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垃圾箱旁的"交际官"——她让垃圾投放点变身社区"情报站"

2025-03-27 16:32:20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孙丽梅

  浙江在线3月27日讯(通讯员 孙丽梅)清晨六点半的绿岛新城还笼罩在薄雾中,63岁的沃亚珍已经利落地套上她喜爱的蓝色工作服,哼着越剧调子把四色垃圾桶擦得锃亮。晨练的张大爷拎着两个塑料袋远远招呼:“阿珍,快帮我看看这个小汽车算啥垃圾?我孙子是个破坏大王......”这已是沃阿姨今晨处理的第3次“垃圾外交”。

  六年前刚上岗时,沃亚珍的督导员生涯堪称"垃圾分类界的荒野求生"。有人故意把烂菜叶混在快递盒里,还有的年轻人理直气壮:"阿姨,我付物业费就是让你们分类的呀!"最让她哭笑不得的是某天在厨余垃圾桶里发现整只烧鸡,油汪汪的包装袋上赫然贴着"过期三天"的便签。

  “阿婶,药盒子要拆开,只把里面的药倒进有害垃圾桶。”沃阿姨边说边麻利地帮88岁的独居老人分拣药物包装。她的工具箱里常备老花镜、酒精和创可贴,活像个投放点旁的"便民服务中心"。去年冬天,她发现总有一些独居老人不小心弄伤手,还有平时来玩的小孩不小心绊倒在地有些小擦伤,便自费买了创可贴放在投放点,遇到受伤的居民便给他们喷点酒精消消毒然后再贴上一贴。

  投放点渐渐成了社区“情报”交换站。李阿姨倒垃圾时抱怨楼道灯坏了,第二天就有物业来检修;陈爷爷随口说起买不到特定的降压药,当天下午社工就上门帮着联系医生购买药品。沃阿姨的工作服口袋里永远揣着便签本,记满“25栋沈姐说被流浪狗吓了一跳”“21栋的小夫妻打听哪里有小孩的托班”之类的民生线索。

  当夜幕降临,投放点便摆开了“茶话会”。下棋的大爷们把马扎围成圈,老奶奶们聊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奔跑着笑闹着。路灯亮起的瞬间,四色垃圾桶在光晕里像一组沉默的卫士,而那个蓝色的身影仍在忙着检查每个垃圾桶里的垃圾。"阿珍,明天社区是不是有讲座?"面对询问,她狡黠地眨眨眼:“没呀,是在小公园里搞有害垃圾兑换绿色盆栽!”

  在这个每天处理居民生活垃圾的方寸之地,沃亚珍用六年时间证明:真正的社区治理高手,能把最脏乱的角落变成最温暖的会客厅。当其他小区为垃圾分类头疼时,绿岛新城的居民们早已养成习惯——有心事找阿珍,连垃圾袋都会变得善解人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