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3日讯(通讯员 钱俊瑶)“这信息看着挺真的,我哪能想到还没赚就差点赔了!”
新春佳节过后,各行各业进入复工复产阶段,迎来招聘求职旺季。同时,诈骗分子也开始上线“营业”,各类招聘信息背后藏着的可能不是机会而是圈套,德清县阜溪街道的沈女士就差点上了当。
“您很可能遇上了诈骗,请务必停下所有转账行为,等我们上门确认!”当天,阜溪派出所接到相关部门下发信息显示辖区沈女士可能正遭遇诈骗,反诈预警组立即上门与其见面。
“我看到有人在招带货主播,听说这行赚得多我就想试试……”见面后,沈女士解释是在刷视频时看到招聘信息,正好她最近想找个新工作,于是私信对方。随后,一名自称接待人员添加沈女士微信,发来一公众号,要求沈女士通过里面的链接下载一名为“smart mall”APP,双方在该软件内沟通。
起初对方询问了沈女士的相关资历信息,双方就彼此条件谈拢后,对方没提具体入职事项,而是表示要对沈女士的能力进行考察,先“试聘”。因为对对方开出的条件较为满意,沈女士认为对方的要求也合理,因此,她应对方要求开始完成“试聘”任务。由对方指定商品,沈女士扫二维码购买完成2笔任务后获得近一百元收益,但在做第三单时,对方表示其操作超时,要补交20000元进行修复,沈女士一想到入职后的高薪酬,没多犹豫便准备转账,幸好此时她接到了阜溪派出所预警员的一通劝阻电话。
预警员听完沈女士陈述的来龙去脉,确认这分明是披着“试聘”外衣的刷单诈骗,耐心向其解释刷单的违法性和该招聘模式的不合理性,提醒其警惕求职时以任何借口为由要求转账的行为,沈女士也对预警员及时帮其避免了2万元损失表示感谢。
警方提醒:
1、切勿轻信网上招聘信息,求职时必须选择官方、正规的网站,投递简历注意查询招聘公司相关信息,确认其真实性再选择,以免泄露个人隐私甚至蒙受更大财产损失;
2、警惕低门槛且高薪的职位,谨慎看待招聘信息中出现的“月入过万、高薪日结”等词,避雷“试聘、岗前培训”等要求做任务再入职的工作岗位,入职前要求转账的一定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