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8日讯(通讯员 俞砚峰)实现人居环境美是美丽城镇建设中“五美”之一,也是此次“两全”行动的四大专项工作之一。按照规划,今年是该项整治的收官之年,要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的目标。面对着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海宁许村专项行动工作组把问题层层分解,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强势推进,整改完成 4000 多个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
上下一张网 筛查整改全覆盖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涉及多个方面,小到污水管网渗漏、房前屋后打扫,大到河道清淤、垃圾收购点清退,还有农村露天粪坑、生活污水和零散垃圾的“三个清零”……这些都涵盖在专项工作组的整治清单中。据了解,这张“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清单上的4000多个问题,既有来自上级督办的整改任务,也有村自查、镇巡查、市督查所发现的典型问题,更有热心村民给予的直接反馈。
为了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翻身仗”,专项工作组以“镇-村(社区)-网格-微网格-农户”五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体系为基,梳理出4大类11项问题的整改方案,通过“发现、交办,督办、复核、销号、定期回头看”的六级闭环治理机制,以此确保交办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报结果、限期必反馈”。短短两个月时间,在各部门和专项工作组的协同努力下,清单上的4272 个问题中有 4031 个已解决,上报整改率和核查通过率均超过了94%。
两手一起抓 提升优美无死角
整治只是手段,提升农村的居住环境,和村民的生活幸福感,才是这场“翻身仗”的最终目标。对此,工作组一手抓着“清单”问题的整治,另一手用力放在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上。一方面“有的放矢”。在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提升的基础上,将重心置于亮点打造和串点连线上,如今,永福、科同和红旗这三个重点示范村已初具雏形,成为远近观光客的旅游新宠地,第二条镇级美丽乡村精品线也完成了90%,即将贯通连起多个村庄;此外,镇里还在酝酿策划,争取达成8个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和2个示范村的创建。另一方面,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还需要助推器的提速充能。为此,许村成立了联合检查组,对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专项检查,帮助各村找差距、补短板,同时提供优美庭院和小花园、小菜园等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示范村的先进经验进行“裂变式”传播,让它们在别的村落绽放出新的花朵。
未来长远计 机制考核勤更新
清单问题的整治,为村庄环境平整好了“土壤”;美丽提升的两手齐抓,为这片土地植入了满园鲜花;但是想要让风景长久地保持,还需耕耘者持之以恒用心养护。
在长效管理上,专项工作组设立了多项抓手,既有以“生态指数”排名为依据的“红旗奖”“蜗牛奖”,也有周一“河长制”、周二生态环境问症例会、周三全民环保日筹劳保洁等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勤更新的制度考核,保证了人居环境改善的热度和持久度。“在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弹反复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频繁地回头去看,由表及里地触及问题的实质。”专项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是场综合战,突击战取得了眼前的改善成效,但想要守住战果,还是要打好持久战,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出全民共建、共育、共享生态环境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