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4日讯(通讯员 蔡今亮)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嘉善姚庄镇河港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拥有大小河道322条,湖泊14个,镇内水域面积共13.69平方公里,水面率达18.35%。受梅雨期新一轮强降雨影响,防汛形势严峻,嘉善县姚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部署防汛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落实,高标准、严要求做好防汛物资准备,充分发挥智慧水利作用,确保安全平稳度汛,为美丽城镇建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全镇共启用23支防汛应急队伍,合计364人,其中一支为水利专业队伍60人,合理分布于姚庄、俞汇、丁栅三个片区,随时做好应急调遣准备。
落实防汛物资储备。共准备挖掘机6部,应急发电机22部,编织袋2万余只,以及足量铁锹、雨衣雨鞋、木桩、彩布条、黄沙、编织袋等防汛物资。
发挥“智慧水利”作用。通过“智慧水利”平台,做好水雨情监测预警、闸站综合自动化控制、圩区信息化管理等,实现水雨情实时“智能预警”、闸站可视化“智能调度”、圩区信息化“智能管理”,在防汛抢险中发挥关键作用。
据悉,姚庄镇在圩区重点区域、防控薄弱区域设置固定监测点40个,安装水位计14个、水文动态监测智能预警设备14个、GPRS数据采集遥测终端机14个,并开发了数字化防汛遥测遥信预警系统,打造完整的水雨情监测预警网,不仅能实现对雨情、河道、闸站水位的实时监测,还能以图线形式反映某时段水位走向、实时水位数据,为精确分析水位走向和变化掌握第一手资料。此外,还开发了“水闸和泵站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圩区管理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水环境监控系统”,以保障圩区防洪抗旱安全为重点,推动圩区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为姚庄镇圩区管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智慧水利”的应用,宛若为各大圩区筑起了一条无形的“钢铁防线”,坚不可摧。目前,圩区智能化管理系统已覆盖姚庄镇所有水利防汛设施,其中保护姚庄集镇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姚庄圩区还被评为全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典型工程”,管理模式作为模板编入《浙江省圩区工程管理手册(参考本)》,成为“全省标准”,并连续3年举办全省圩区标准化管理现场会。下一步,姚庄镇将在圩区信息化的基础上从智能化、物业化、产权化三方面进行再提升,打造更高质量的圩区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