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7日讯(记者 张亦盈 邵晨婵)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有人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乱了。
湖北人陈斌(化名)更是经历了身心双重的跌宕起伏。从老家回温州后,一家人就被带到了平阳的集中隔离点,过去的一周,他从最初的烦躁不安,渐渐变得安静与适应。“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也算是对防疫的一种贡献。”陈斌说。
战“疫”进入关键期,集中隔离可以最大程度切断传播源。温州出台“25条紧急措施”,并对所有重点对象全面落实集中硬隔离硬管控。
2月4日至5日,记者通过外围走访和视频连线采访的方式,认识了多位和陈斌一样的被隔离对象,还有那些陪着陈斌隔离的社工、民警、医务人员。在他们眼中,隔离变得宁静而有力,大家形成了一种默契和包容。大家坚信:“一起努力,春天就在不远处。”
烦躁过,不安过
突如其来的隔离
陈斌是一名律师,工作生活在平阳。年前他回了一趟湖北老家。
1月30日,他突然接到社区通知,除了没回湖北的妻子外,他和两个孩子、岳父岳母都要集中隔离。同一个酒店,不同房间,只隔一面墙,家人只能屏幕相见。陈斌坦言,一开始曾一度睡不着,“总觉得空气里都弥漫着病菌。”
最初的焦躁,温州人孔生(化名)也有过。1月21日,他在铁路温州南站接了一位从武汉回来的朋友,22日,其朋友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他作为密切接触者被带进了隔离点,测体温、登记信息后,一名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带着他去房间入住。“有事请打电话、平时不要出来……”工作人员一再强调。“一开始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也没有症状,对于隔离还是有些不理解。”孔生说。
突如其来的隔离,让很多人烦躁过,不安过。而随着疫情形势不断严峻,孔生意识到,隔离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
大家渐渐习惯了隔离的日子。“权当出差住宾馆了。”视频中,隔离对象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房间,干净整洁。
定时检查,按需供餐
细致周到的照顾
隔离对象觉得最感动的是工作人员不辞辛劳的暖心照顾。“没有人因为我被隔离而怕我,相反格外地关心我。”
三餐都有人定时定点送来,两荤两素,时不时有水果。隔离点住着十几个孩子,大的十来岁,小的只有几个月。陈斌说了一个让他非常感动的细节。“刚来头一天,3岁的儿子吃得很不适应。”陈斌说。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专程联系做餐的饭店,准备了营养搭配更丰富的儿童餐。第二天,陈斌的儿子就有了精致营养的儿童餐。“工作人员还给更小的孩子准备了流食。”
除了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工作人员还对隔离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会有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上门来用红外线测温计测量体温,并询问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
隔离的日子里,孙结(化名)多数时间以刷手机为主,偶尔看看电视,和日常呆在家里无异。平时有什么需求的话,房间的座机可以呼叫总台,有工作人员可以“代办”。但是孙结说不愿意麻烦别人,“他们多来一次就多一分危险。”
楼上坚持,楼下坚守
勠力同心的战斗
14天,是硬隔离的周期。孔生、孙结每天都会倒数着日子。他们说,还是想家。“等结束了,我们全家要在一起吃火锅!”视频那头,孙结有些兴奋,“特别丰盛,特别辣的那种。”
同样想吃火锅的还有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工作人员小孙,因为要为隔离对象做好服务,他已经一周没有回家了。
每天早上6时30分,他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从测量体温、登记入住到每日三餐、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以及代买代收代送生活用品,集中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都需要小孙和同事们落实。“还有医务人员,每个点都需要24小时坚守。”他说。
楼上的坚持,背后是楼下的坚守。2月5日凌晨,记者来到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滨江街道的一家酒店,透过玻璃门,看到的是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坚守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