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今天,绍兴全境解放,绍兴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70年来,绍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今天起,绍兴日报推出“70年——循红色足迹 悟初心使命”系列报道,以“古城新生——纪念绍兴解放70周年图片展”的图片为线索,通过新旧图片对比、变迁故事、亲历者说、记者感言等,再现当年烽火岁月,讴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沧桑巨变,以此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新时代谱写更加美好的篇章。
如诗般宁静,如画般旖旎。初夏的曹娥江,清流汤汤,不舍昼夜。70年前的5月21日,隆隆的炮声中,解放军强渡曹娥江,百官宣告解放。
如今的一江两岸,汇聚了人才、资金和高端产业,一个崭新的上虞城市产业带正日渐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老人追忆三个场景
昨天,距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强渡曹娥江战役解放百官,整整70周年,上虞区举行庆祝上虞解放7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回顾70年光辉历程,展望美好明天。座谈会上,参加上虞解放的嘉宾及后人代表、上虞老领导代表以及市民代表等纷纷畅所欲言,重温上虞解放和建设时期的峥嵘岁月,追忆为上虞解放流血牺牲、为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畅谈上虞解放70年来的沧桑巨变。座谈会上,还举行了《中国共产党上虞历史大事记(1994-2013)》和《雷行纪念文集》赠书仪式。
以历史的火炬照亮前进的道路。今年86岁的俞才丰是地地道道的百官人,退休前当了40多年的乡镇干部,骨子里有“百官情结”,脑子里有“百官故事”。昨天,他作为一名市民代表,讲述了百官解放的三个场景。
“1949年5月15日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军六十五师一九四团已解放东关、蒿坝、道墟等地,直通一江之隔的百官。”老人说,当时国民党百官守军凭武器装备优势,以百官龙山头为主阵地,并在龙山上加固碉堡,在沈家台门新建碉堡。此外,还在龙山挖掘地道,在镇内破坏设备,伪军警押解民工日夜站岗放哨,伪乡保长造谣惑众,一时间百官阴霾重重,人心惶惶,变成一座死城。
老人说,5月20日下午,六十五师一九四团三营八连副指导员常有臣和战士邱正富等9位指战员在曹娥渡口光荣牺牲,激起了战友们强渡曹娥江、解放百官的决心。
“第三个场景是军民欢庆百官解放。”俞才丰说,5月20日晚,百官、曹娥江两岸炮声震天,天空时明时暗。21日拂晓,百官解放,百官民众夹道欢迎解放大军进镇。他当时在上堰头看到部队顾不上休息,继续乘胜追击敌军。他也和群众一起,把慰劳品送给跑步前进的解放军。
老人说,自己1951年起在百官乡镇工作,亲眼目睹百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江两岸”风景正好
“站在曹娥江边,仿佛置身于花园中!”昨天,来自外地的游客洪江被江上花海景区的美景深深吸引。曹娥江江上花海景区,大片大片由多种花卉组成的花海以及稻草人工艺品和风车等景观小品,吸引着本地或外来游客驻足观赏。
曹娥江由南向北贯穿上虞全境,是上虞的母亲河,也是一条发展轴心。目前,上虞正构建以曹娥江为轴线、辐射虞南800平方公里大花园的开放性扇形发展新格局。
上虞虞南有近800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孝德文化、青瓷文化以及浙东唐诗之路、名人乡贤等各种文化元素镶嵌其中。作为上虞以旅游为核心的省级发展大平台,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对接全省“四大”建设和全市“融杭联甬接沪”战略的大背景下,梳理这些历史遗存和文化碎片,让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彰显上虞个性,深挖上虞元素。
曹娥江,承载着虞舜曹娥中华孝德,承载着王充谢安,承载着越窑青瓷和唐诗之路,也承载着e游小镇和新创业梦想。曹娥江之美,既有传统古典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有当代上虞人创业创新奋笔书写的大地锦绣,既有蜿蜒流淌的诗画江南风情,也有散发着青春气息时代特征的现代城市景观,曹娥江是一条独具城市辨识度的文化大江。上虞区有关负责人说,上虞要沿着革命先烈和革命先辈的足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体谋划好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用心打造“一江两岸”文创大走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上虞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记者感言
曹娥江是上虞的母亲河。70年过去了,她已成为上虞城市的“主动脉”,“一江两岸”已成为上虞城市形象的核心区、城市文化的展示区、城市商贸的集聚区、城市生活的休闲区,成为见证上虞发展的美丽窗口。而70年前发生在曹娥江上的故事,仍荡气回肠,激励着上虞人民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