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原创

乡村还能再回得去吗(3)

两次改变命运的迁徙一一基于庆元东部乡村调研

2019-12-20 15:05 来源:微信公众号《绿谷随笔》  作者:徐峻

011.png

1

  人类社会活动始终在做一件事,不断寻找并创造更适合安居乐业的新空间。相比乡村,城镇是更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余杭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最大价值是证明了它在早期城市文明发展上所作的重要贡献。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作品。人类自从选择了城市作为生活最佳空间之后,优质资源加速向城市转移、沉淀和集聚,城乡差别就成了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人类一直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两条平行线规律在历史长河中清晰的显现出来。一条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成为城市居民;一条逆城市化发展,让腾挪出来的乡村居民过上城市甚至比城市更有吸引力的生活。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国乡村发展已经进入一个两条平行线互动的重要时间节点上。

022.png

  庆元东部空心化乡村,只是证明比起其他地方更早的完成城镇化进程,接下来是如何开启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空心化乡村恰恰比起发达区域的乡村走在了历史发展的前沿。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的。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人们迎来了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的浪潮。感谢改革开放时代,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同时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城镇化。引用李白著名的一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开始于九十年代的打工潮,“离开”乡村、“进城”务工,义无反顾的奔向城镇,改变了千千万万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庆元东部乡村农民两次大迁徙,一次是遵循市场潮流由农民自发的出去闯荡,先是由青壮年进入城镇谋生,当自己站稳脚跟,再把家人带出来融入城镇。一次是由当地政府组织,通过政策引领,让不适宜居住的乡村居民迁往县城,有计划的安置在社区工作和生活。

  两次乡村居民的大迁徙,从根本上改变了近8万人世代农村居住的居民生活,从而改变了3万多个家庭未来的命运。从深山农民的身份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身份,是从相对贫穷向小康富裕的改变,是从相对原始的生活向现代生活飞跃,是从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向开放的生活方式转变。

033.png

  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势必会导致偏远山区的乡村空心化。这是世界各国一个共同的现象和规律。

  庆元地处浙江地理位置的末梢神经地带,远离大城市、大市场、大资源。笔者当年一次从杭州直接去庆元,差不多要十个小时,第二天再到东部乡村,加起来小车的车程要12个小时,可以说是浙江最为偏远的山村。全省最大的连片空心化乡村,出现在这里是有必然性的。

  空心化乡村,说明这里的人们选择了更适合安居乐业的城镇新空间。尽管他们在外打拼付出了千辛万苦,但毕竟是他们对新生活的一个选择。

  空心化乡村,仍有迁徙在外的人们的承包土地,仍有他们的旧屋,更有他们的乡亲乡情乡愁。只要他们愿意返乡,这里仍是他们最美的家乡。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会让他们在不久的时间里可以看到,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化乡村也是属于他们的。

044.png

2

  庆元东部乡村人口迁徙,第一次浪潮开始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后期。笔者从1998年至2002年联系庆元县(后来改为联系松阳县),加上扶贫村联系在龙溪乡后洋坑村,4年内去东部乡村就比较多。这个时间段,恰好是乡村农民勇猛的走向城市的重要节点。

  相对其它乡村,庆元农民外出打工浪潮略迟一点。因为那些年庆元香菇经济相当红火,支撑起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外出务工的内在动力并未形成。

  1996年因为香菇经济开始进入低迷衰落期,外出务工浪潮风起云涌。笔者见证了这一改变乡村和农民命运的大迁徙。

  世纪之交的那些年,庆元县委、县政府倡导“一户一人去赚钱”,“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战略来实施”,鼓励村民打开了异地奔小康的大门。

055.png

  还记得那时的东部乡村人口还是比较多的。在村里到处都可看到中年人、年轻人,儿童更是满村都是。

  在冬季的乡村,围着火炉、拿着火笼取暖的,靠着泥墙边晒太阳的,举目皆是。贫穷的影子随处可见。那时的香菇还是大量取用木料种植,加上煤气还未进乡村,山上光秃、稀疏的景象随时可见。

  当年住在龙溪乡的一个早晨,看到村民墙上刷的一条标语:加快步伐奔小康。问身边县领导,人在高山面前有时会显得很渺小和无奈,深山乡村如何才能加快步伐奔小康?笔者曾问过多个县领导同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也是同样的:走出大山,离开乡村,外出务工,异地奔小康。

  随后笔者在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场合上,多次呼吁过把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大战略来实施。并曾感叹,人们千百年来集聚深山老林居住生活,是特殊年代的各种战乱和灾难所致。太平盛世就是要让他们离开这些不适宜人居住的山区,异地脱贫致富奔小康,把山区森林还给大自然。

066.png

  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那个阶段,决策者和老百姓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上的认识是高度一致并相向而行,市场力量象旋风样的推着山区农民走出去,一场朝着城市方向的大迁徙势不可挡的勇猛向前奔跑,改变了深山乡村农民的命运。

  笔者手上有个2000年东部乡村人口数据,户籍人口当时是90994人,而现在常住人口只有13819人。从比例来看,87%的人口迁徙出去了,常住人口只占13%左右。大约一半以上的人口是这次迁徙出去的。

  据了解,宁波目前有庆元东部乡村来的务工人员达三万人左右。他们各个年代迁来的都有,但大部分都有15年以上的时间,三分之一的人都已购房定居,日子都过得很安稳。

077.png

  最早比较集中迁徙的是上个世纪未,到嘉善、平湖,化费1.5--2万元买一幢六、七十年代造的百来平方两层楼房子,前后园可种茶,把当地农民承包的土地转包过来,一边种田,一边到周边的工厂打工,真正实现了异地奔小康。

  庆元县2018年8月驻嘉善、平湖人口统计如下:

  龙溪乡394户、1516人,举水乡325户,1326人,岭头乡219户,875人,荷地镇150户、606人。

  这部分人基本上是第一次大迁徙走出东部乡村的。据时任县委宣传部部长杨贤高同志讲,他在2000年曾派记者去当地采访过,先后写了《走出大山天地宽》、《嘉善平湖庆元人》报道。据记者反映,当时有两千多人出去,现在已有五千多人。

  从各种资料分析,这一波转移出去的庆元东部农民大约会超出五万人之多。这在庆元历史上也是最大的一次人口转移,恰恰是这次大迁徙改变了东部乡村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让近两万多户农民离开了乡村,过上稳定的城镇居民生活。


088.png

  笔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4年庆元县的工作联系,也算为东部乡村农民这波朝向城镇转移的大迁徙尽了一份微薄之力。20年转眼过去,每每想起,特别是这次再走进这里的山村,听到迁徏在外的人们生活得都很不错,甚是欣慰和高兴。而且坚信,眼前的空心化乡村,仅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暂时的现象。

3

  再一次改变命运的大迁徙,是始于2006年,庆元县通过地质灾害点和灾后转移、下山脱贫等工作,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政府统一在县城规划了同心、洋墩、同济、同德等新村搬迁安置31000多人。

  在东部转移的7.7万人中,50%来到县城工作生活。目前,庆元全县常住人口13.8万人,县城人口达到7.8万,占56.5%。这波东部迁徙安置人口,占县城人口总量40%。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县大城。

  不同于上次的主要是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迁徙,农民群众自已创闯市场,各找门路,这次迁徙是政府在政策引导下进行的有组织的行动。

  这十多年间,农民自发的规模化外出迁徙已经基本结束。一个是外出迁徏的成本大大增加,特别是城镇里的房价让打工者望而却步,不敢问津。一个是本地的经济发展也有起色,就地就近就业机会更多,县城安置政策很有吸引力,外出迁徏的内在动力逐渐在减弱。

099.png

  这十余年以县城为中心的置房、就业一并解决的东部农民迁徙,让东部乡村空心化最终成为现实。但千万不要由此来推责于是政策导致的空心化问题。偏避山区空心化乡村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十分自然的正常现象。

  这次东部三万余人的迁徙,大体上是针对地质灾害点、灾后转移、下山脱贫三种群体的乡村农民。这部分人相对来说,属于弱势群体,相对贫困,既难以通过自己的能力走出去,在本地也一时难以改变现状。政府通过政策措施,让他们在县城有其屋,有工作,全家能够安稳生活下来。事实上,这一群体的人均收入,要高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尽管对他们的扶持还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大力度,但比起他们原来的乡村生活肯定有很大的进步。

  这次调研活动结束后返回的那天早上,在县长盛邀下匆匆看了庆元县的新产业发展和新迁居民区的生活状况。尽管商业气氛不够浓,农村气味已没有,城市要素尚未成长起来,但人人有其屋,人人有活干,孩子读书条件更好。特别是看到了一个初具雏形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已经形成,足够支撑起周边4个新社区的几万数量的居民务工,心情格外跃然,思路格外清晰,话语更为跳跃。因为一个基本完全的安居乐业的环境已经具备。没有特殊情况发生,群体性离开这里的可能性很小,世代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村民可以永久的成为县城的居民,他们的后代还可以走向大城市。

  农业、农村、农民,最终是要关心农民。庆元东部乡村农民因为两次迁徙改变了命运,没有任何理由不为之高兴和祝福。至于空心化乡村的衰落、凋敝、荒芜之现象,在乡村振兴中是可以再改变过来的。至于是原居民再回去,还是新居民进来,这有什么关系吗?

010.png

 作者:徐峻 11月28日匆匆写于珠海


编辑:徐光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2019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