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共创共享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推出“奔跑2019——浙江厅局长访谈录”,回顾过往,展望未来,用辉煌的成就鼓舞人心,用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用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小城市培育让老百姓就近城镇化
文字实录

  小城市培育 让老百姓就近城镇化

  主持人: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自2010年开始,到现在已开展了3轮,在全省布局了69个试点,构建了城乡发展新格局,走出了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关于小城市培育,浙江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体制、制度的改革创新?

  翁建荣:小城市培育启动得比特色小镇建设还早,是省里当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非常有知名度的、受到省内外高度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0年开始到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三批69个培育,镇60个、县城9个,应该说成效非常明显。当时的出发点主要是解决大镇、特大镇带来的烦恼。

  因为浙江有不少特大镇,有好多镇人口超10万,GDP超百亿,税收也超10亿。现有的管理体制已经很难适应这个现状。有的镇外来人口非常多,远远超过本地人口。比如苍南龙港镇就有几十万人口,在中西部就是个大县。有好多镇都有几十万人口的规模。怎么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当时就提出了小城市培育的理念,也就是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现在,已经完成培育的69个小城市,不管是GDP还是税收,包括农民和居民的收入都远远高于同级的县整个县的收入,也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水平。

  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一批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因为我们通过放权,赋予镇里一些县里的审批职能和管理职能,同时也对财政税收的分成上给予更大的自主权。

  不论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社会治理的提升,都吸引了常住人口渐渐集聚、落户,也吸引了本地农村人口。我们提出,让农民变成市民、让镇变成城(小城市),八年多下来,基本达到了目标。

  主持人:当前我国城镇格局不平衡,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小城市发展严重不足与“大城市病”同时存在,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请您为我们谈谈经验。

  翁建荣:第一,在规划上,我们要求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每三年都要有一个规划,同时要有一个10年或更长远的总体宏观规划。

  第二,把县的职能往下放,部门的中心往下移,赋权赋能。

  第三,在镇里大规模地进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医院、体育设施等达到县城的要求,就让原来的农民在家门口能享受到城里的待遇,逐步引导农民变为居民。

  第四,加强教育,就是让外来人口、农民等养成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逐步适应环境要求。

  第五,给予更多的管理权,把原来“脏乱差”改造为优美的环境,让居民落户、就地城镇化。让他们留在家乡,看得到自己家乡的山水,听得到自己家乡的方言。老百姓就近城镇化,这其实就是新型城镇化的路子。

  主持人:小城市培育在浙江有多种模式,如何避免千镇一面?

  翁建荣:从一开始,我们就非常明确地提出,每一个地方都要按照自己的特色来推进小城市培育,不能够照抄照搬,也不能够好高骛远。我们要求每一个小城市都要有个定位。

  我们总结了八种模式进行推广,大家就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自己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留得住人,同时产业也才能更加聚焦、文化特色挖掘也会更加到位,居民的归属感也会更强。

  应该说,我们这几年下来效果是明显的,成效也是好的,所以百姓是满意的。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2019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