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旅游人文 正文

全域旅游新提升 如何叫好又叫座

2017-07-03 09:54  来源:海宁日报 记者 万姗 钱海飞

  “热点面对面”现场,与会人员围绕全域旅游开展讨论。记者 陈杰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成为这几年大热的话题,海宁也想在旅游市场中分一杯羹,正大力推进和发展“全域旅游”。

  如何加快盐官古城旅游开发,怎样打造硖石景区,如何让乡村处处是景,怎样让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6月30日晚上7:30,海宁电视台演播大厅内,市领导杨文华、邵小文与市级旅游、文化等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就“全域旅游新提升”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参加节目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海宁旅游界的人士也积极出谋划策。

  直播过程中,几段视频短片反映了目前我市在旅游发展中的瓶颈和尴尬,盐官度假区旺季人潮涌动,淡季“人去城空”,宰相府第风情街购物店门可罗雀;市区南关厢、中丝三厂区块规模太小,吸引力不够;徐志摩旧居等人文景点,文化元素局限在展馆内,几乎没有衍生的文化产品和项目……

  看到这些问题,参加节目的嘉宾感慨良多,各抒己见。广大网友也在爱海宁城市门户网站、爱海宁APP上同步观看直播,看到会心处不时留言互动,情之所至,建议恳切。

  环节一:推进盐官古城旅游发展

  主持人:盐官古城现在是国家4A级景区,2010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几年随着旅游开发建设的推进和深入,也呈现出了一系列问题,请各位嘉宾站在各自角度,谈谈看到了哪些问题。

  王越舟(盐官度假区管委会主任):盐官旅游开发从1992年算起,至今已开发了20多年,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整体性、全方位的策划、规划、建设和营销,景点分散,开发碎片化,旅游线路不成体系,无法满足当下旅游市场的需求。

  朱敏倩(市旅游局局长):盐官是海宁旅游开发的主打产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发至今,基础设施已经改善很多。但我们的旅游产品比较单一,还停留在“观光游”,而不是“休闲游”,缺乏体验性、感受性的旅游产品,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陆靖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局长):盐官古城有四个国家级文保单位、两个省级文保单位,还有众多海宁市级文保单位。这些璀璨的文化“明珠”如何发挥作用,还要我们作进一步思考。

  张镇西(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主任):文化和旅游的结合还不够,还缺少文化创意的元素注入,例如,旅游的周边产品、伴手礼与市场脱节,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我们致力于盐官旅游开发建设已有很多年,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怎么看?

  邵小文(市政协副主席):近十年来,市政协提出的涉及旅游业方面的提案总共有69个,市委市政府对旅游发展也相当重视。但目前来看,对比乌镇、西塘,海宁的旅游有些单薄。

  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方面,以前我们搞旅游都是从文化、历史积淀去设计旅游,而不是从旅游需求出发去开发文化,思路需要突破;二是产品方面,盐官旅游还停留在观光游上,没有向休闲游、度假游靠拢;三是主体方面,20多年来都是靠政府主导推动,缺少真正旅游专业人士介入,也很少调查旅行社和旅客真正喜欢什么,因此今后要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深度合作。

  赵世祥(钱江君廷酒店党支部书记):去年盐官战略合作项目正式签约,老百姓都非常关注盐官古城开发节奏。古城开发有没有时间表,或者目前进展怎样?

  杨文华(副市长):通过这几年连续不断并逐渐加大投入,盐官旅游开发的总体格局已经打开,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到位,景区内部建设还要进一步实施,整个运营管理的体制日趋完善。

  去年,我市与北京中景旅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意味着盐官旅游开发翻开新篇章。协议达成共识,用3-5年时间,完成盐官古城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目前,合作开发的公司已完成注册,初步方案已经形成,接下去做进一步细化和深入,古城内征迁工作全面铺开,相关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展开。这半年多来,成效初步显现。

  盐官旅游开发,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大家的事,合作开发建设有时间期限,需要广大群众的合作和支持。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开发建设当中。

  王伟峰(盐官镇盐官村党支部书记):我市与中景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盐官度假区也在全力以赴推进该项工作,请问盐官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有哪些新的举措?

  王越舟:接下来的3-5年,盐官度假区的核心工作是推进我市与中景公司合作项目的落地建设和早日运营。具体工作重点有三项,一是全力以赴全面完成旅游合作开发项目之内的征收扫尾工作,今年年底前要完成200户遗留户攻坚;二是充分与市场接轨,在古城的策划、规划、建设、运营方面与合作方深度融合,借鉴经验,合力推进;三是服务好企业,会同市级相关部门,根据古城开发的特殊要求,创新服务方式和方法,集中人力物力服务好整个项目。

  张伊(盐官度假区居民):都说旅游是一项富民产业,盐官古城旅游开发过程中,像我这样的年轻创业者,应该做怎样的规划?

  王越舟:建议周边居民利用景区整体开发的机会,适当发展民宿经济、农家乐、特色农业景点开发等,为景区开发提供补充和完善。征迁后,正在重新规划建设的居民点,在建筑规划之初,就可以考虑业态、功能的植入,周边的村(社区)也可以组建旅游合作社,带动老百姓做好“旅游富民”的文章。

  环节二:如何打造硖石景区

  主持人:硖石,凝结着很多海宁人的爱乡情结。市民对硖石景区有很多期待。我们打造硖石景区的工作,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朱敏倩:现在的硖石景区还在概念阶段,如何定位和规划正是我们所思考的。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了课题,课题组正在调研,9月份拿出报告,要想明白了再实施。目前我们也已经对接了专业旅游公司,请他们提出专业建议。

  刘培良(市政协委员):硖石景区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本届政府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概念。打造硖石景区,建议要将硖石的灵魂内涵、历史传统、文化文脉等有机整合起来,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凸现硖石元素,提升城市品位。我的问题是,硖石景区的业态呈现中将怎样凸现硖石元素?

  张镇西:硖石景区的每一条街都有丰富的资源,南关厢、干河街、横头街等各有特色。以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就是古街与时尚产业的结合,外形是古代的,业态是创新的,符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也满足了市民休闲需求。

  王学海(市政协委员):留住水乡记忆的目前最佳方法是用船,那么,我们海宁的游船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体现差异化特色?

  张镇西:将硖石的几条古街连起来,游船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作为一条景观河道,我们想让游船变成水上巴士,连接皮革城、南关厢、东山等景点。其次,灯彩元素也可以在游船上体现,游客在船中欣赏岸边风景,游船也成为岸上游人观赏的灯船。

  朱敏倩:游船的最大魅力就在晚上,可以让游客感受到海宁夜的美。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想加入更多看点,比如岸上有灯光秀、表演等,丰富旅游景观。

  环节三:文化如何与旅游深度融合

  主持人:总体来看,海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朱敏倩:海宁旅游有着深厚底蕴,问题就在于如何让潮文化,名人文化“活化”,不仅仅是固定的景点,要真正让游客在吃住行上体验到海宁的文化。

  陆靖英:目前我们对文保单位开发利用较少,要将这些散落的明珠串起来,成为一条精美的旅游项链。

  司元霸(盐官古城开元酒店总经理):海宁旅游资源丰富,黄湾镇(尖山新区)有生态旅游及水果采摘,市区有南关厢、皮革城,盐官有钱江潮及千年古城等旅游资源。有时候游客住在开元,想到皮革城购物,或者想去金庸旧居看看,感觉交通不是很方便,有没有办法解决?

  朱敏倩:据统计,目前我市旅游80%是自驾游,只有20%是跟团。我们今年和交通局沟通,想推出两三条旅游线路。游客集散中心也正在规划,可以推出私人定制,帮助游客规划用车和旅游线路。

  朱芸(市人大代表):百里长廊的开发建设,对于我们沿线的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那么,各村应该怎么做才能在发展的同时避免同质化?

  朱敏倩:今年想邀请一批专家担当顾问,结合各村的特色,设计旅游配套和定制项目,突出亮点,然后再让村里具体实施,以避免同质化。

  主持人:我们今天节目的主题是“全域旅游新提升”,海宁接下来要做哪些工作?

  杨文华:“全域旅游新提升”是传统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变的过程,要重点把握“全”,我们要在六个“全”上下功夫。一个是“全通”,就是有大交通配套,连接景点之间、景区内部;二是“全景”,让游客感觉到海宁处处是景,城市、乡村、企业都可以成为景观;三是“全业”,我们开发旅游产业不能停留在景点建设上,农业、工业、商业都能成为景观,需要我们的一二三产业联动起来;四是“全员”,形成全社会参与旅游开发的氛围,比如乡间的主题民宿就是很好的例子;五是“全新”,旅游要因时而变,让游人时时刻刻感受到海宁的与众不同;六是“全文”,乡村有乡村的文化,工业有工业的文化,结合潮文化、灯文化和名人文化,让海宁旅游更具丰富的文化内涵。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