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龙港镇 采访对象供图
浙江在线5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甘居鹏 通讯员 黄沈文)从5个小渔村到拔地而起的“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产业城”,再到新生“小城市”,温州龙港镇在短短三十余年间完成了“三次跨越”。
在多年的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改革工作中,龙港积累了丰富的城镇建设经验。拥有37.8万人口的特大镇,如何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龙港提出“整是手段、美是方向”的理念,拆建整管共同发力,城市短板加快补齐,城镇面貌得到全面提升,为全省特大镇的整治工作提供了“龙港经验”。
在近日召开的龙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上,镇委副书记、镇长陈显宏表示,当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确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顺利通过考核验收,让龙港环境实现真正的美丽蜕变,让龙港成为守得住记忆、留得住乡愁、聚得了人气的梦想家园。
环境整治体现城镇特色风貌
特色是城镇的生命力。龙港镇在环境整治中注重城镇特色的挖掘和历史文脉的延续,避免“千城一面”。
在龙港的主干道人民路,新装修后的外立面以灰色为主基调,保留原有建镇初期通天式民房的风貌,整体风格端庄大方,焕发出新的生机。
灰色外立面 采访对象供图
“灰色外立面,体现了‘农民城’的特色。”副镇长陈贤选说,由中国美院设计的龙港城市品牌形象构建设计方案已完成,该方案围绕环境整治文化提升,包括城市形象定位、精神口号,城市品牌识别系统等,涉及的入城口雕塑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也包含了“农民城”、产业特色等元素。
包括入城口雕塑工程在内的城市景观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在内,龙港镇共有环境整治建设项目52个,总投资额约5.4亿元。这样大的体量,在全省范围内并不多见。
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地下空间”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龙港镇共清理卫生死角 7000多处,清理垃圾 5万余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99984起,查扣违法车辆2864辆,清理侵占停车泊位870个等;截止3月底,清理僵尸车387辆,马路市场摊点3660个,沿街店铺占道9601起。
采访对象供图
陈贤选介绍,为了安置原有的马路市场个体户,龙港创新地进行了“地下空间”的拓展,全国首个镇级地下人防商业街从2017年开始投入使用。
整条商业街共有373个铺位,分成儿童、生活、时尚风情、美食等四大街区,有效利用了城市地下空间,改变了路面人车混行、交通拥堵的现象,带来了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龙港镇制定了《龙港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包村(居)制实施奖惩补助办法》,以57个村(居)为实施主体,对户线整治、道路修补、赤膊房粉刷、广告牌修补、拆后清理等7项费用支出实行全额“村建镇补”,补助力度是温州地区最大的。这即解决了项目招标问题,也减轻了村(居)的负担,极大地加快了整治速度。
此外,龙港镇出台了《龙港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文明劝导员管理办法》,每个村(居)招募4-8名劝导员,每人每月予以补助1200元,对影响城镇的环境卫生、管理秩序和绿化设施等行为进行及时的劝导,有效制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以整治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龙港因改革开放而闻名,以产业为根基。
农民进城了,产业发展壮大了,然而新的问题伴随而来:城市框架捉襟见肘,16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拥挤着二十几万人,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遭遇掣肘,企业用地难、产业集聚不足等问题日渐突出。
30多年来,龙港形成了以印刷、塑编、纺织、礼品等四大传统行业为支柱,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四张国字号金名片。然而,企业规模小、分散、产品档次低,制约着特色产业的发展。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龙港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龙港的做法是,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对全镇“散乱污”企业进行全面整治。
两年来,龙港镇关停印刷包装企业817家,拆除泺口机和拼纱机加工点459个;另一方面,通过淘汰瑞田钢业、黄河化纤等落后产业,腾挪原有企业园区空间,新建彩虹智慧创业园、黄河轻工小微企业创业园、新双鲸小微企业创业园、天成时尚小微园等四个产业创业园,可准入企业766家,预计2019年底都能投入使用。
这些园区,有明确的入园主导产业类型,有固定的入园标准,不仅为龙港的民营企业提供切实的发展空间,而且行业分类更加清楚、集聚更加明显,有利于产业的集中发展和科学管理。
同时,龙港镇以印刷行业为重点,于2018年成功申创省级印艺特色小镇,着力推动“产、城、人”相互融合,成为促进龙港印刷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小镇内已落户项目7个,完成投资10亿元,并成功吸引猪八戒网及北京印刷学院的入驻。
在不久的将来,龙港的城镇环境更加宜居,产业更加发达。一个生态型、低碳型、智慧型、宜居型的全新城市正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