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1日讯(通讯员 汪丽萍)62岁的陈阿姨是一名退休老师,本该含饴弄孙、享受美好退休生活,但近半年来她发现跳广场舞时会心慌气短,买菜上楼时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扑通”乱跳,晚上睡觉时常常感到胸闷,且症状发作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于是,陈阿姨来到淳安一院心内科就诊,检查发现是心房颤动,为根治这一问题,陈阿姨选择进行射频消融。
手术时,医生通过陈阿姨大腿根部的血管,将一根细小的导管送入心脏,在三维标测系统的“导航”下,精准找到心脏内异常放电的病灶,然后释放射频能量,将这些“短路点”消除,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电路。整个过程创伤小、安全性高,体表仅留下针眼大小的伤口。
手术非常顺利,陈阿姨术后平卧休养了12小时,第二天便可下床活动。出院后,陈阿姨按照医嘱服药,并在医生指导下逐渐调整药物。术后三个月复查,她的心律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现在又能带孙子去公园,和姐妹们一起跳舞了!”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就像心脏的电路系统发生了“短路”,导致心房无法进行有效、有规律的收缩,而陷入一种快速且混乱的“颤抖”状态。这不仅会引起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更可怕的是,它极大增加了脑卒中(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传统的治疗以药物控制心率和抗凝预防中风为主,但存在效果不佳或副作用等问题。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介入性治疗技术,通过精准“烧灼”心脏内异常的电路点,从根本上根治房颤,已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首选。对于阵发性房颤,单次手术成功率可达80%—90%。
淳安一院心内科医生提醒,射频消融术虽然优势明显,但并非一劳永逸,患者术后仍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血压等危险因素,术后要定期随访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