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直击东海“小开渔”首日:舟山渔港千帆竞发,第一网鲜甜在路上了

2025-08-06 14:52:37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李沐子 叶海涵 姬臣

  8月5日清晨5点,东海第一缕阳光像碎金般撒进沈家门渔港,天空蓝得透亮,白云像刚洗过的帆。

  码头上,汽笛声、马达声、劳作声此起彼伏——上千艘渔船沿着港池列阵,桅杆上的红旗猎猎作响,仿佛在为三个月的等待擂鼓助威。

  当天中午12点,东海伏季休渔部分解禁,迎来万众期待的“小开渔”,大家餐桌上的梭子蟹、红虾、银鲳、小黄鱼等海鲜终于要回归啦!

  渔老大们都准备得怎么样了?海上交通都畅通吗?“小开渔”当天,潮新闻记者来到沈家门渔港,与渔老大以及为他们保驾护航的沈家门海事处工作人员聊了聊。

  沈家门渔港 记者 李沐子 摄

  舟山沈家门渔港“小开渔”首日

  第一网鲜甜在路上了

  在“小开渔”前,潮新闻记者来到沈家门渔港,一眼望见上千艘渔船列成钢铁雁阵,桅杆顶的红旗被风灌得鼓鼓囊囊。

  补给小艇“突突突”地在船阵里穿针引线,把最后一桶米油、最后一筐冰镇梭子蟹饵递上去。船老大们忙着把最后一筐冰镇梭子蟹饵搬上甲板,绿色渔网成沓铺在甲板上,像一张张蓄势待发的巨弓;鱼笼箱成堆叠放,似在等待最新鲜的东海海鲜装满它们;补给物资也已堆满船舱,为接下来为期月余的捕鱼工作提供保障。

  空气中混着柴油、海水、冰镇鱼饵的冷冽味道,猛吸一口,鼻腔里都是“丰收预告”。

  渔老大张舟军猫着腰在甲板清点物资,棕色防晒服后背洇出大片汗渍,汗珠顺着眉骨滚进眼角,他随手一抹,冲记者咧嘴笑:“这一把汗,得换一船鱼才划算!”船舱深处,40吨冰已整装待发,这些冰块将在接下来的出海行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鲜作用。张舟军告诉记者,这些冰块足够维持一个月的海上作业,而船上储存的五六十吨水和20吨柴油,则是他们远航的坚实保障。

  渔老大张舟军 记者 李沐子 摄

  顺着铁梯爬上二层生活区,凉意裹着WiFi信号一起涌来——空调嗡嗡作响,热水器亮着蓝光。张舟军拍着他的渔船老伙计说:“现在能洗热水澡、能视频报平安,甚至第一时间知道陆上海鲜价格,真方便!”

  船尾,是张舟军为这次出海准备的渔网,共500张,“一包网大约60斤,如果渔网破损,就要马上换新。”张舟军捞起一截麻绳,使劲一拽,绳结发出“嘣”的脆响,他解释道:“这是用来连接渔网和浮标的,我们通过它来定位渔网的位置。”这次出海,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捕捉鲳鱼、马头鱼以及其他鱼类海鲜。

  尽管出海捕鱼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渔民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浪漫。夏天的东海海域,海水呈现出迷人的蓝绿色,尤其是在远离海岸的外海,海水清澈,渔网拉上来时都能看到十几米深的海下世界。

  “我们虽然辛苦,但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风景。”张舟军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笑着说,“这就是我们渔民的特权。”他回忆起过去出海的日子,条件艰苦,但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渔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张舟军渔船上的新涂鸦 记者 李沐子 摄

  随着准备工作接近尾声,张舟军和船员们对这次出海充满了期待。他们计划在东海南部海域进行作业,目标是捕捉丰富的海货。张舟军表示,如果没有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他们预计会在海上作业一个月左右。他笑着说:“我们这次带了足够的冰和物资,希望能满载而归。”

  张舟军挥别记者,又开始忙碌起来。他的背影仿佛每一个向海而生的渔民,他们的船上不仅装载着捕鱼工具和生活物资,更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家人的思念。

  岸边的吊车“吱呀”转动,把成桶的柴油和淡水吊上船头,岸上站满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为了在舟山看“千舟竞发”的热闹景象,孩子们追着浪花喊“开船咯!”。此刻的港口像一口沸腾的锅,每一朵浪花都在预告:东海的鲜味,要回来了!

  浪尖上的丰收护航

  “渔船集中出港,请保持安全航速”

  8月5日12时整,清脆的汽笛声划破长空,东海“小开渔”正式启动。这一刻,从连云港到宁德,东海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等专项特许捕捞渔船结束休渔,万余艘伏季休渔期间专项捕捞渔船,激起滔天浪花。其中仅浙江沿海,包括宁波、舟山、温州、台州等,便有4500余艘渔船,像离弦之箭射向深蓝。

  台州温岭地区渔船等待集中出海 台州海事局刘日港摄

  沈家门渔港内,柴油机的轰鸣与海鸥的啼叫交织成最激昂的“出海交响曲”。一艘艘渔船马达低吼,船艏昂起,仿佛迫不及待要抢下今秋第一网“头彩”。但在海事部门的精密调度下,它们又井井有条地排成纵队,沿着朱家尖大桥下的主航道依次驶出——红白相间的航标灯为它们点亮“胜利航线”。

  千帆之外,两艘海巡艇——“海巡0731”“海巡07348”早已在港外关键水域展开“贴身护航”。舟山沈家门海事处执法人员辛建瓴站在甲板上,目光紧盯着海上每一艘渔船:“渔船集中出港,高峰时段通行,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发险情。”为了让这次“小开渔”万无一失,海事部门提前两天完成航路公告、潮汐测算、商船错峰调度等十余项预案。舟山特有的“狭口”航道,如今通过“商渔分道”规则,实现了渔船与万吨巨轮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海巡0731”护航出海渔船 记者 李沐子 摄

  这一切离不开自2021年启动的“商渔共治”行动,相较前十年(2012-2021年)浙江沿海商渔船碰撞事故件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分别下降77%和89%。而2025年以来,浙江沿海未发生等级以上商渔船碰撞事故。这背后,是浙江沿海率先划定的商渔船各行其道的通航规则、覆盖全球2.4万余艘船舶的信息传递网络,以及无人机、固定翼飞机、智慧监管平台构建的“空海一体”防护网。

  今年“小开渔”,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调派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四地海事和航保部门58艘海巡船艇、1架海事固定翼飞机、21架无人机和430余名海事执法人员,同步启动为期两个月的“2025护航开渔行动”。

  在渔船与商船交汇密集水域,“海巡0731”轮正通过甚高频向过往船舶反复播报:“渔船集中出港,请保持安全航速,主动避让!”

  不过,由于受大风影响,浙江海域仅24米以上渔船集中出港,其余专项特许捕捞渔船推迟至明日出港。未来8月5日至9月16日期间,我国东海、黄渤海、南海海域将先后进入“开渔季”,超过10万艘海洋渔业船舶将分4批次集中出海捕捞作业。“我们会继续在浪尖上为丰收护航!”辛建瓴说。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