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村任何一处民房发生火灾时,村民在5分钟内就可以找到消火栓和配套消防器材及时出水灭火,有效实现火灾不出村,实现灭小救早、群防自救……近日,由永嘉县消防救援大队和沙头镇政府共同试点建设的农村消防“5分钟救援圈”,入选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实践典型案例。
记者从永嘉县消防救援大队了解到,2022年永嘉县沙头镇连续发生多起木结构老房子火灾,火灾中暴露出“无水、无器材”“消防队距离太远”“无人扑救、不会扑救”等一系列问题,引起永嘉县消防救援大队与沙头镇政府高度警觉,并深入研究具体办法。
永嘉县消防救援大队与沙头镇政府根据“文保聚集、老旧房多、远离镇区”选定共8个农村作为试点,重点围绕“一村一图一队伍”“一栓二人三件套”试点“5分钟救援圈”建设。 “每村优先选取10至20名在村党员,组建村级志愿消防队,由村书记担任志愿消防队队长,实现‘每村一队伍’。”沙头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试点期间,沙头对各村基础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落实检修维护、增加管网与室外消火栓,有效实现整村“以栓布圈、多圈成网,覆盖全村、不漏一户”,并建设消防屋,在消火栓1.5米范围内,落实2名志愿队员就近负责消火栓和消防屋的监管维护,实现“一栓二人多件套”。
除建好志愿消防队伍、基础消防设施等,沙头镇还为每个村绘制村级火灾防控图,张贴于村内重要路段和每个消防栓点位,可就近找到村内消防栓、应急取水点、消防车道和救援通道等,实现“一图览全村”。
“5分钟救援圈”试点成功后,永嘉县政府决意以县级民生实事为依托逐步在全县推广,连续两年建设消防屋2238处,农村应急取水点330处。
去年11月,沙头镇岭下村发生农家乐厨房火灾,店主利用“5分钟救援圈”配套消防设施器材自行扑救火灾,成功在消防队伍到达前将火灾扑灭;今年2月,古庙村一老旧民房发生火灾,村民利用“5分钟救援圈”配套消防设施器材自行扑救,有效防止火灾向四周民房蔓延……
据了解,永嘉农村消防“5分钟救援圈”实践案例,补齐基层火灾防控面上的空白与漏洞,自下而上地织密了基层火灾防控体系。近期,该案例将在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基层应急管理实践典型案例网上专题培训班”上线供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干部互学互鉴,为全国各地基层应急管理政策的完善优化、改革创新提供支持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