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搬运工”让运输效率 “飞” 升

2025-07-16 14:41:52 来源:潮新闻 共享联盟·衢州 林敏

  7月10日上午,开化县池淮镇黄庄村的一条乡间小道上,一架大疆T70P无人机腾空而起,径直飞向远处植被浓密、海拔150多米的山顶。无人机腹部,一根10米长的绳索稳稳吊着装满砂石料的塑料桶,在呼呼的风声中精准地将原料送达指定位置;待山顶工作人员卸完砂石,它立刻调转方向返航,往返全程仅需2分钟。

  起飞点不远处,一辆开着空调的汽车内凉意十足,“飞手”颜喜江端坐其中,双手灵活地操控着遥控器,屏幕上的实时画面随无人机飞行不断变换。“这台无人机是我去年专门购置的,搭载了专业吊运系统,屏幕能实时显示载荷重量,操作时心里特别有底。”他边调整操控杆边介绍,“你看,当前桶内砂石料约45公斤,而设备最大承重可达65公斤。”顺着他指向的屏幕,记者看到,除重量数据外,卸货区与装货点的坐标已预设完毕,“飞手”只需精准控制下降高度,无人机便可沿预设航线自动往返。

  “这个项目是衢州曹门220千伏输电线路(标段Ⅱ)一个点位的基建部分。”现场施工方介绍,以往运送水泥、砂石料等物资,需靠人背、驴驮,还得预先开辟山路,不仅耗时冗长,更另外增加成本,如今全部采用无人机吊运后,不仅能输送电力高压铁塔基建部分所需的砂石、水泥等原料,还可以运送山顶施工人员的餐食、饮用水等,提高了作业效率,成本也降低了。

  “今年以来,除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外,我几乎没闲过,近两个月守在这条输电线路沿线,而在前两个月则蹲点吊运油茶树小苗,工作地点在变,但高效服务的本质没变。”颜喜江骄傲地介绍,以上一单在江山市的油茶苗吊运作业为例,一棵小苗重约2.5公斤,即便壮劳力一趟最多背负16棵,往返爬山需耗时1小时;而一台无人机,2分钟就能运送35棵上山。

  颜喜江与无人机的缘分始于两年前。当时,同村好友廖厚明已涉足无人机飞防领域,看中这一行业巨大前景的他邀请颜喜江一同加入。颜喜江瞬间被这个能“飞”的行当所吸引,便埋头苦学,考取了多个行业所需的专业证书,飞行技术也在一次次实操中日益娴熟。随着经验积累,颜喜江承接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所用机型也随之更新换代——从最初的植保无人机,到如今的专业吊运机型。而农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被他持续拓展:从为山村民宿盖房搬运瓦片,到为大型项目运送光伏板,再到山林改造、油茶林扩建时输送树苗,每一次作业都让效率倍增,原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在无人机助力下变得轻松起来。


  望着空中忙碌的无人机,廖厚明的眼中满是期待。他告诉记者,他已组建了一支农用无人机服务队伍,目前已有颜喜江等在内的5名志同道合的伙伴,凭借抖音平台、招投标等渠道获得客户,并通过口碑传播,服务范围已覆盖整个衢州,订单应接不暇。

  低空经济赋能农业、智能无人机助力现代化农业生产,已成为当下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组织现场观摩、举办“飞手”培训服务、推行“飞防”作业补助等多项措施,积极推广无人机作业这一智能、环保、高效的生产方式,为粮食丰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2021年以来,全市有495台农用无人机获得农机购置补贴,累计补贴金额519.18万元,农用无人机保有量超过380台,“飞手”数量达400多人。

  “当前,我市农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从水稻‘飞防’向果树、茶叶、蔬菜产业拓展,从常规作业向疫木清运、化肥农资吊运等领域延伸,也应用于种粮补贴面积核实的低空监测等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农机中心负责人表示,眼下我市在谋划制定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旨在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深度应用,以充分发挥无人机等低空技术装备优势,助力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