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老城上演创意“人文江湖” 通讯员供图
这个周末,宁波市海曙区永宁巷1号化身为一座流动的文艺能量场,来自江浙沪的80余位文艺“创客”携原创作品集结于此。
市集现场,日常用品被赋予艺术灵魂,插画设计款跳脱常规,老布拼刺绣唤醒传统温度,而拆解牛仔裤重制的托特包,更将环保理念融入时尚。从服饰、布艺手工到原创首饰、器皿,千余种创意产品突破传统,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
来自杭州“逸+坊”的主理人沈蕾怡首次来宁波“练摊”,她带来的非遗刺绣与布艺手作刚摆上摊位,就有市民好奇询问。
沈蕾怡指着周边青砖灰瓦的老建筑说,“宁波老城就像个文化容器,我们的文创品摆在巷子里,像是从历史里生长出来的一样。”她提到,现场不少市民对传统布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作品兴趣浓厚,“这些都是我一针一线创作的,我想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让传统技艺被更多人喜欢并传承。”
宁波老城上演创意“人文江湖” 通讯员供图
漫步市集,最热闹的当属“手工艺流水席”区域。与传统市集不同,这里的主角不是待售商品,而是手持工具专注教学的“技能型侠客”和沉浸其中的体验者。在木工坊,孩子们在指导下打磨出人生第一件木作玩具;布艺区,年轻人穿针引线制作猫咪胸针,体验手作的专注与宁静。
“我们倡导‘动手做一做,一起完成一件小作品’。”永宁巷1号活动策划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技艺传递,更是让公众走进创作者的世界,理解工艺背后的情感与价值。”
宁波老城上演创意“人文江湖” 通讯员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市集墙角一个氛围感十足的时代画报亭,这是落选工作室策划的文艺快闪。主理人小胡介绍,“我们将艺术家的名画做成茶包样子的书签、棒冰形状的画册、更替换手牌等文创产品,用艺术、历史、文创有机融合的方式,表达当下青年的艺术态度,形成有内容的新生活方式。”
此次“人文江湖”不仅是一次文艺文创市集,更是罗城文化焕新的缩影。城隍夜市、望京夜肆……海曙这些风格各异的特色市集,不仅串联起罗城的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更通过“文化+”的创新模式,激活老城烟火气,让传统文化在潮流消费场景中焕发新生。
“当传统街巷成为创意发声的舞台,当手工艺人与都市居民在此相遇,一条集创作、展示、交流、孵化、消费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正在形成。这种有机集聚,将持续吸引人才、资金和项目流入,为罗城保护焕新提供持久的创意驱动力和文化支撑。”海曙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