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眼下,温州瓯海区正在积极构建科创平台集群,持续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塑造哪些发展新优势?浙江日报温州分社特别策划《寻“新”记》系列报道,寻访新质生产力的背后故事,本期走进中国基因药谷维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维眸生物首席技术官夏尔宁博士(左二)带团队研究。受访者供图
日前,位于温州瓯海区的中国基因药谷传来好消息,该园区入驻企业、维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物VVN461滴眼液,被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纳入了 “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该药物可用于治疗前眼葡萄膜炎,也是我国首个获得突破性治疗认证的滴眼液品种。
“我们终于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维眸生物首席技术官夏尔宁博士难掩激动。走进维眸生物实验室,他一连展示3款新药,分别对应治疗干眼症、葡萄膜炎、视神经损伤等,“经过3期临床研究,它们很快就能上市造福患者了。”夏尔宁博士说。
维眸生物研发的眼科创新药。记者 王艳琼 摄
小小一瓶药剂,蕴含哪些创新?以VVN461为例,这是维眸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非激素靶向抗炎创新药物。“长期来,眼科抗炎治疗采用激素类滴眼液,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明显,滴到眼睛上会刺激,你会不停眨眼睛、流眼泪。”夏尔宁博士介绍,长期使用激素类滴眼液会导致眼压升高、白内障风险增加,甚至角膜基质融解等问题,对于长期慢性用药的患者来说,饱受苦恼。
目前,国内大多数滴眼液产品依赖进口。夏尔宁博士在美国研修眼科制剂近25年,回国后认识到眼科药物市场的现状,决心在国内研发眼科创新药。他尝试将JAK抑制剂(一类抑制激酶活性的药物)运用于眼科抗炎领域,并且在实验中不断调整药物和制剂配方,使之达到堪比激素的抗炎效果。“对药物进行初步验证后,我们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合作开展临床实验,事实证明,VVN461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维眸生物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虽然形容得轻巧,维眸生物VVN461药物研发已经历5年时间,随着纳入国家“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以及接下来的三期临床试验,该款药物最快将于2028年问世。“药物研发是漫长的过程,我们不想做‘抄作业’的工作,而是沉下心来寻求突破。”夏尔宁博士介绍,与VVN461药物进展相近,团队自主研发的临床阶段药物VVN001、VVN1901,均与温医大团队合作,其中VVN1901为神经生长因子类药物,用于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还是一款“孤儿药”。
创新成果频出,见证科研平台发展。不久前,维眸生物又收获好消息,该企业与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中心共建的全省眼科药物创制与医疗器械研发重点实验室荣获“浙江省重点实验室”认定。“这也意味着我们将大胆投入,研发更多眼科药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维眸生物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维眸生物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让人欣喜的是,维眸生物2016年成立于上海张江高新区,经过瓯海区政府大力招商引资,2023年将总部搬迁至中国基因药谷,在当地科技平台孵化政策支持下,维眸生物温州团队现已发展到60多人,实验室里40多名研究员来自全国各地,涵盖生物学、眼科学等专业的博士、硕士。目前团队正在研发10余款眼科创新药物、隐形眼镜护理液产品等。短短两年时间,多项成果在温州得到临床进展。夏尔宁博士感慨,温州培育了丰厚的科技创新土壤,希望进一步与药谷入驻企业合作,孵化药品产线等,真正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作为温州“一港五谷”重要科技创新平台之一,中国基因药谷近年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依托温医大及其附属医院的资源优势,落地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四大国家级平台,吸引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在药谷建设成果转化研究院和转化中心,目前招引企业超350家。“接下来我们还将为企业做好全方位服务保障,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标志性、突破性的瓯海创新成果。”中国基因药谷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