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县镜岭镇的群山之中,藏着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安山古道。
明清时期,古道是新昌通往周边地区的必经之路。
安山古道即将成为历史。
因为镜岭水库建设,沿溪而行的部分古道将在几年后被淹没,沉入水下。
最近,库区建设进度条加速,沿线的小泉溪村开始腾空房屋。
5月1日起,还将撤销下竹村口、下竹、上竹潭、殿前等20个公交站点。
一时间,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想赶在古道消失前打卡留念。
潮新闻记者也去了。
安山古道上的金锁桥。记者 陈颖 摄
即将“消失”的古道火出圈
一个周末来了十几个旅行团
记者到的这天是周末。
虽然镜岭镇上已挂出安山古道游线将临时关闭的告示牌,但最近的小泉溪村仍热闹非常,村口溪边停着的小车一辆接一辆,十几家户外徒步团陆续在这里休息补给。
不少从上海过来,也有从宁波、杭州出发的。
一番询问,基本上都是听说古道即将消失的消息赶来的。
安山古道。记者 陈颖 摄
安山古道。记者 陈颖 摄
“忙不过来,根本忙不过来。”小泉溪村村民王大哥和妻子在村中老街旁的法治长廊支起炸串小摊,几分钟就卖出5根炸年糕。
“这还不是最忙的时候,人多的时候连说话都没工夫。”王大哥原本在村里经营一家面馆。因为库区建设,他们一个多月前搬到镜岭镇上居住,周末和节假日才会进村摆摊。
安山古道自溪西村前殿岭脚起,一路蜿蜒过小泉溪村,至安山村,长约5公里。
作为古道上的重要一站,小泉溪村只有一条街,商店、餐馆、旅馆、政府办公楼等都在这里。
眼下只有几家卖食品、水枪的摊位以及小卖部还在营业。
小泉溪村的小摊 记者 陈颖 摄
小泉溪村的小摊 记者 陈颖 摄
目前小泉溪村已腾空 记者 陈颖 摄
“何时才会真正封道不确定,五一假期肯定还是能来玩的,之后就不知道了。”
王大哥说,事实上小泉溪村已经腾空,整个村子处于断水断电状态。目前村民周末进村摆摊自带发电机,古道沿途几个补给点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会有人经营。
他一再提醒,如果工作日前来徒步,务必带足水和食物。“还可以准备一只垃圾袋,把产生的垃圾自己带走。”
“去年下半年开始,安山古道即将沉入水底的消息不胫而走,报团徒步旅游的游客就呈直线式增长。”北野是一家旅行社的领队,曾多次带队徒步安山古道。
安山古道 记者 陈颖 摄
在他看来,安山古道火出圈,最开始是因为可以沿着古道一路溯溪玩水,加上道路平坦,人少景美,适合亲子游玩。“现在叠加了告别游的热度,来的人越来越多。最近几次报名都是满额,上海那边一个团就有一百多人报名。”
北野眼中的安山古道更像是他童年时南方老家溪边的旧时风景,古道上一株800年的苦槠古树、一条石板涧床的小泉溪、一座金锁桥,山谷深处悬挂着一条30余米高的飞龙瀑布还有一座古祠堂……风景说不上有多雄伟清秀,但美在亲和力。“有一种重回梦里老家的美。”
安山古道 记者 陈颖 摄
村民们舍不得老家
游客们想留住最后的美
“真舍不得,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姓王,故土难离。”王大哥指着远处一栋已经腾空的楼房。“那栋楼就是我家,以后就要拆掉了。”
以后干什么工作,王大哥并没有想好。“总有出路的。”
大哥舍不下老家的山山水水,同样感到不舍的还有小泉溪村和安山村的茶农们和游客们。
记者 陈颖 摄
眼下,小泉溪村的茶农们正在抓紧采收这一季的茶叶。“鲜叶能卖10元一斤,能采多少是多少了。”
安山村的丁梅翠大姐有几亩茶园位于山脚下的淹没范围。“蓄水还要几年,估计茶叶还能再种一年。”
“几亩茶地家里宝贝得很,我女儿大着肚子还说要去帮忙采茶。”
“两年前我曾经来过一次,老街特别热闹,人情味也很足,溪边还能采摘覆盆子,过了特别美好的一天。”宁波游侠客旅行社一位领队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不停。“抓紧记录一下拆之前最后的影像。”
安山古道 记者 陈颖 摄
桐庐来的方先生是第二次徒步安山古道,他在金锁桥边驻足许久,久久不肯离去。“这么美的古桥就要被淹掉了,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能不能在淹没前移动一下古桥,尽量保存下来?”
更多的人则被古道“惊艳”了。
“抱着纪念一下的目的来的,没想到风景这边独好。”
“哇,这么美的茶园,小众秘境。”
“玩水绝绝子,金锁桥真的出片。”
安山古道 记者 陈颖 摄
安山古道 记者 陈颖 摄
在安山村村民丁永峰看来,古道虽然会在未来变模样,但村民生活无需担心。“等蓄水结束,安山古道会形成新的景点,到时候又会有新的游客纷至沓来。”
丁大伯给记者圈出了水库建成后大致淹没范围。“从小泉溪村到金锁桥这段全部都会沉入水下,大概淹到苦槠树前,届时飞龙瀑布和苦槠树以及地势更高的安山村不会受到水库建设影响。”
飞龙瀑布 记者 陈颖 摄
苦槠树 记者 陈颖 摄
目前,安山古道推荐徒步线路是小泉溪村—金锁桥—飞龙瀑布—苦槠树—十里天梯—安山村这一段,全程大约7公里左右。
由于水库建设影响,随时有可能封道,前去游玩需特别关注实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