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头镇墩岙村稻田小火车项目 吴敏勇 摄
春日和煦,象山县泗洲头镇墩岙村稻田小火车项目正在火热运营。作为灵南片区共富乡村示范建设的核心项目,该村通过"跳出墩岙看墩岙"的发展视野,聚焦乡村治理创新与业态升级,与周边村共建未来乡村场景,为片区组团发展注入新动能。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乡村经营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从单一业态引进向整村经营转型,进而迈向片区组团升级。今年3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指出,深化党建联建,推动多村合作、资源整合、品牌共享。鼓励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开展乡村片区组团发展试点,因地制宜推进乡村运营。
今年,象山将深化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完善镇村连片发展机制,推动乡村在更大区域规划连片布局、村貌连片提升、产业连片发展、资源连片投入,谋划推进时尚东海岸、风情石浦港、潮隐西海岸、斑斓西沪港等片区组团提升、共同发展。
片区组团发展打破了传统村域界限,让资源要素在市场化机制下实现跨域流动。这一创新实践正推动基层治理方式与发展路径的双重变革:在墙头镇,“山海门户”党建联建品牌串联4个行政村,通过村企共建培育7个共富工坊,带动120余个就业岗位,成功引入宁波缸鸭狗·舫前桂花产业园等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超10%。黄避岙乡以省级未来乡村高泥村为核心,联动三村打造“斑斓海岸”品牌,构建黄鱼全产业链体系,建成5家共富工坊,年产值突破1.4亿元。
泗洲头镇的实践更具创新特色:通过建立"大灵南"片区协作机制,实施“三师下乡”行动,吸引5家设计机构、17名建筑设计师驻村创作。以山水林田路房“六度空间”为设计维度,完成马岙杨梅驿站等10个乡村建筑的艺改提升,打造出全市首个共富乡村集约创新示范样板。艺术介入不仅重塑了乡村空间,更激活了文化基因。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从资源分散到系统集成,象山正以“握指成拳”之势破解乡村共富密码。象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以党建联建为抓手,以产业为纽带,探索多村合作、整镇组团、跨镇抱团等方式,推动乡村进行片区化、组团式建设,实现乡村共建共赢、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