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光听说亭旁镇是‘浙江红旗第一飘’,来了才发现这儿的旅游资源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4月8日,来自杭州的游客牟先生跟随旅行团漫步在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包家村的青石板路上。“既能在山林间体验中草药采摘,又能在老粮仓里打卡网红咖啡馆,这趟旅程太充实了!”
暮春时节,走进三门县亭旁镇,漫山遍野的油橄榄树郁郁葱葱,古村老宅里非遗手作体验热闹非凡,露营基地里游客们围坐烧烤畅谈人生……这座古镇正以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近年来,亭旁镇紧扣‘农业为本、文化为魂、旅游为韵’理念,以油橄榄、林下经济2.0等特色农业筑基,打造‘宁和九景’‘天空露营’等文旅IP,培育新农人、引进专业团队,推动三产融合。同时,通过盘活资源、活化文化、提升服务,让红色老区焕发新生机,实现村集体增收、村民共富。”亭旁镇党委书记杨松说。
林下经济“点绿成金”
“如今把人气引进来,更要通过特色农产品把人气留下来。”在坝头村“云上仙谷”康养产业园,坝头村党总支书记王熙平望着热闹的人群,布局着林下经济2.0的新模式。
在这里,可以看到种在树上的仿野生种植石斛,树下是灵芝、黄精等名贵中草药,还有大片玫瑰、樱桃既具备观赏价值,又可食用。
“粗放型农业如今很难收获较高经济价值,我们要做精农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例如养生药膳、鲜花馒头、国产甜樱桃等特色农业,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王熙平说。
近年来,从闲置的林地资源,到建设林下种植产业,再到开发农文旅融合康养产业,亭旁镇积极探索,从林下经济链生发展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到挂帘村油橄榄种植基地,一株株橄榄树长势良好,草绿色的叶子迎风摇曳,生机盎然。
“我们村是镇里最早种植油橄榄的,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子,目前种植了110亩,去年有少量挂果,今年可以量产了。”挂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建华说,“我相信这会是一个让村民增收的好产业。”
对油橄榄下一步发展,镇里也有了详细安排。“编制《油橄榄产业发展规划》,以打造‘橄榄小镇’、建设亿元油橄榄产业全产业链为目标,打造油橄榄生态康养基地、橄榄文化博览园等,充分调动土地、资金、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推进‘油橄榄园区+乡村旅游+康养’融合发展。”亭旁镇副镇长叶丹丹说。
非遗活态“古今对话”
在杨家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一个精致的龙头放置在祠堂内,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将板龙制作转化为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76岁的非遗传承人杨天龙做了近40年板龙,他一边调整龙首,一边向围观的游客介绍。
每年元宵节的杨家村格外热闹,414米长的“杨家板龙”在锣鼓声中蜿蜒游走,龙身镶嵌的千盏灯笼映红了夜空,游客们跟着村民一起举灯前行,感受“天下第一龙”的磅礴气势。“这条板龙由203节木板连接而成,每节代表一个家庭,寓意聚族睦亲。”杨天龙。
近年来,亭旁镇深挖非遗资源,以“保护传承+创新活化”推动文化“活起来”。作为非遗“三门祭冬”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有庄重肃穆的祭冬仪式,更有传承400余年的“杨家板龙”这一民俗瑰宝。
源于对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现如今在亭旁镇,新时代的互联网“短剧文化”正以全新的方式与传统文化展开一场“古今对话”。
以亭旁镇现存保存较为完好的清末民初的一条石子路为拍摄基地,由方言演播,追忆90年代的亭旁往事的系列短剧上架,一经播出,便拥有了10万+的播放量。
“从场景、服饰、道具,到演员、剧本、台词,我们深度还原20世纪90年代亭旁的生活故事,比如塑造小卖部里别着bb机穿着牛仔裤打摩丝的时髦男青年,就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回忆。接下来,我们将更多围绕亭旁镇的文化内涵,加入短剧中,让更多人了解亭旁,来到亭旁。”宁和往事系列短剧导演张学琼说。
业态创新“流量变现”
在岙楼村“冇事咖啡”内,游客们一边品尝特色咖啡,一边欣赏窗外的田园风光。“这里正常能容纳40多人,但一到天气好的周末,店里店外加起来能有百来人,可以说是一座难求。”主理人苏林乔介绍。
然而,谁能想到,如此火爆的网红咖啡店,竟然是由岙楼村村口的猪圈改造,现如今成了台州乡村振兴的“爆款案例”。
“冇事咖啡”的总部在温州,在省内已有8家连锁店,是个成熟的品牌咖啡店。“我们会根据选址,每一家店的业态都是不同的,有垂钓、夜市、车站等不同元素,基于亭旁的自然风光,我们这家店的业态定位是乡村咖啡店,能让大家坐下来,生活慢下来。”苏林乔说。
“这个地方原来养猪,现在变成了养人。”游客周女士笑着说。
同样,包家村老粮仓的改造也堪称“现象级”。这座始建于1950年代的建筑群,以“爱马仕橙”撞色现代设计惊艳变身宁和里文化广场,目前,已成功招引瑞士军工、冇事餐厅等特色业态入驻,初步形成集文化、休闲、商业于一体的创新空间。
“我们将挖掘更多‘浙江红旗第一飘’的红色基因,让老建筑讲新故事。”亭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峰说,下阶段,该镇将招引更多业态,策划更多活动,以“线上热度出圈+线下活动出彩”方式,实现“文化保护”的同时迎来“文化经济发展”。
如今,亭旁镇正以农文旅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这一实践不仅为台州探索共同富裕提供了“亭旁方案”,更在浙东大地绘就了一幅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