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日讯(通讯员 钱俊瑶)“他说的跟我都对得上,我就没想过怀疑他……”近日,德清阜溪辖区一居民险遭贷款类诈骗,原本深信不疑的他在派出所工作人员及时上门劝阻后才醒悟过来。
当天,阜溪派出所接相关部门下发指令显示居民沈先生疑似遭遇贷款诈骗,派出所反诈预警组立即联系当事人开展劝阻工作。
“我的电话身份证号,在哪工作,甚至之前贷过款信用差他都一清二楚,不可能是骗子!”见面后,沈先生称他当天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某银行经理的电话,对方能准确说出其姓名等相关身份信息,并表示可向沈先生提供优惠政策贷款60000元,且利息低、放贷快。
因沈先生近期确实手头紧张,曾多次在网上浏览贷款信息,听到对方准确无误报出了自己的信息,给的条件又刚好能满足需求,他便根据客服指导下载了一款贷款APP。
完成线上信息填写后,客服又打来电话,称沈先生信用分不够,需先缴纳2000元购买信用分,但后期还款时会返还。沈先生想到自己以前经常贷款逾期,很可能存在信用度不佳的情况,想到缴纳2000元可借到60000元,他便准备转账,所幸派出所工作人员的一个电话及时劝阻,帮沈先生避免了至少2000元损失。
警方提醒:
个人信息易在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遇陌生人主动联系时,即使对方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也不可轻信;
声称低利息、无抵押的借贷方式均不可信,贷款前要求转账的100%是诈骗!